2008年十大民营医院新闻
作为关注民众健康、全心全意为百姓提供优质健康资讯和服务的网站,求医网亦十分关注民营医院近几年的发展。年终岁尾,即将跨入2009年,求医网联合大众医药网及医疗圈网站精心整理出2008民营医院年度十大新闻(排名不分先后),以飨网友。希望新的一年,民营医院的良性发展将给中国百姓带来更多的方便与健康。
1、国家中医局重点专科名单颁布,民营医院首度上榜
新闻回放:2008年1月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颁布“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名单。在入选的441家医院当中,民营医院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榜单上:位于北京东燕郊开发区的京东中美医院,以其优势项目—肾病专科顺利入选。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首家入选“十一五”中西医结合肾病重点专科的民营医院。
求医网评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虽然同处于一个医疗市场,但却并不在同一个竞争起跑线上,入选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实属不易,同时对于当选者及更多的民营医院来说,亦意味着机遇与挑战。
2、医改前夜,民营医院呼唤“国民待遇”
新闻回放:在3月7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医卫界联组会议上,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对新医改方案进行介绍时透露,发展民营医院将成为今后发展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将对民营医院实行“国民待遇”。而此前,卫生部部长陈竺也公开表态,对于民营医院,今后将支持医技好、口碑好的大医院,从严从紧抓小医院,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
求医网评论:民营医院发展艰难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政府扶持不够,税收、医保和评级问题,已经成为压在民营医院身上的“三座大山”。对民营医院既要鼓励发展,又要严格管理。管理层的这一最新表态,无疑将对民营医院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医改前夜,民营医院呼唤“国民待遇”)
3、民营医院争顶“红帽子”:反向改制折射医疗难题
新闻回放:2008年10月,中国“医疗卫生绿皮书”发布。课题组公布的第四份《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中提到:大量的民营医院放弃自由定价权和分红权,自愿捆住手脚,获得一个非营利医院的身份,这个奇怪的现象被业内称为“反向改制”。
求医网评论:众所周知,民营医院大都是投资商投资的企业,追求利益无可厚非。而众多民营医院纷纷“归化”,自愿转型为“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成本”的非营利性机构,折射出民营医院面对高税收,宁愿缚手足保本先活下来的心态。
4、人大代表上书“4000民营医院的五大问题”
新闻回放:检察日报北京3月8日消息,针对民营医院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的诸多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国庆建议,国家应提高民营医院的准入门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对其严格监管。郭国庆代表的调查显示,目前民营医院存在五方面严重问题:医疗质量问题;非法违规广告问题;高收费问题;投资人自身对医疗政策、法律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限制自身发展问题;医院投资人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影响医院正常工作问题等。
求医网评论:民营医院自身存在的问题应该不只郭国庆教授提出的这五条。不过,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能否认民营医院在中国医疗市场中的鲶鱼作用。因此,对政府而言,提高民营医院的准入门槛,建立严格的考核指标、审查制度,做好指导和监督,是“打好基,夯实地”。
5、昆明民营医院获政府300万元重奖
新闻回放:12月12日,昆明市2008年度“十佳民营医院”和“优秀民营医院”得到市政府300万元重奖。这是昆明首次对民营医院进行“十佳”评选并对在评价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民营医院予以奖励。据悉,今后每年市政府都将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在昆明地区执业的民营医院。
求医网评论:调查显示,昆明市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加之大量的外地病人聚集到昆明求医,使得人口仅占全省13%左右的昆明市,医院诊疗人次达到全省三分之一,住院人次接近全省四分之一,医疗服务的供需矛盾突出,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空间很大。昆明市政府的300万元重奖无疑给昆明民营医院经营者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6、上海首次对民营医院全面放开医保
新闻回放:据中新社上海二月十四日的消息,记者从上海市医保局获悉,上海首次对两家具备一定资质的民营医院全面放开医保,以便更全面地满足沪上患者需求,为其提供相对低自费而高标准的诊疗服务。据了解,此次医保政策调整,主要原则是在一南一北地区分别选择具备一定实力的民营医院,向沪人提供低于三甲医院收费标准但诊疗技术标准较高的服务。
求医网评论:这次沪上医保政策的重要调整,是考虑到目前上海各区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差异较大,一些地段大型医院较为集中,而另一些地段的居民面临看病找专家不得不跨区远行的难题。此前上海曾对一批民营医院率先开放单科门诊医保资质,试行四个月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由此看来,基于民生的需要,上海医保逐步对民营医院“解冻”、开放的政策是大势所趋。
7、卫生部副部长说“要允许民营医院赚钱”
新闻回放:11月2日,“在中国,要允许民营医院赚钱,而且要有实在一点的措施!”这是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东莞调研民营医院的发展状况时所强调的。据了解,在当天座谈会上,东莞民营医院的负责人纷纷向其吐苦水,称目前民营医院发展遭遇“政策歧视”导致各民营医院不堪重税、人才匮乏等情况。对此,黄洁夫坦言,目前中国的民营医院仍十分弱小,政府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
求医网评论:不可否认,在全国的范围内,民营医院现在还很弱小,医院数量、病人数量、技术水平等综合实力方面,目前全国的民营医院仅仅是公立医院的5%,仍然是在夹缝中生存。夹缝中生存,就要赚钱,赚了钱才能生存,这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为了中国民营医院的发展,政府的扶持力度应该大一点再大一点!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说“要允许民营医院赚钱”)
8、投资逾5亿 四川最大民营医院扩建
新闻回放:2008年2月25日成都日报消息,四川省最大的民营医院、成都市西区医院举行扩建工程开工奠基仪式。该工程经市卫生局批准,被列为“成都市卫生建设重点项目”。工程将分两期完成,届时将达到总建筑面积13万余平方米,总床位数1600张的规模。据了解,该工程共分两期建设,总投资逾5亿元人民币。第一期建设竣工后,医院床位数将达到800余张;到第二期建设完成时,将达到总建筑面积13万余平方米、总床位数1600张的规模。
求医网评论:投资逾5亿!这不光放在四川省是最大民营医院,放在全国来讲亦是大手笔了。这样财大气粗的投资会不会让公立医院“气短”,这不是问题的焦点,“发挥作用,让更多的百姓受益”才是根本,管你姓公还是姓私呢!“扩建后的成都市西区医院将达到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标准,除了为成都市城西数十万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外,还将延伸辐射周边区县的上百万民众”——这是老百姓的大好事!
9、 首例公立民营医院合作陷困境
新闻回放:2008年3月温州网报道,开业一年又四个多月的时间的首家公立民营医院平阳长庚医院日前合作陷入困境,暂停营业。据了解,2006年3月,股份制营利性医院平阳长庚医院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联姻”,开创了浙江省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合作之先河,被称为卫生改革的新尝试。10月20日,附一医协作医院平阳长庚医院正式对外开诊,附一医派出的100多名医务管理人员进驻长庚医院。合作医院业务曾一度红火,但仅一年多的时间,却因“合作成本大,经营发生困难”暂停合作。2008年2月29日开始,附一医已停止派医务人员到平阳长庚医院。
求医网评论:曾经热闹的医院大门紧缩,这个被患者称赞“环境好,又有专家”的合作医院说关就关了,个中曲折是非也许只有当事人最清楚。作为卫生改革的新尝试,民营与公立的合作一直为人所期待。平阳长庚医院的合作“流产”为更多的公、私医院嫁接敲了警钟:前途是光明的,道理是曲折的,合作之路任重道远。
(首例公立民营医院——长庚医院合作陷困境)
10、 民营医院大规模启动网络营销过冬
新闻回放:2008年10月10日,首届“民营医院发展与网络营销”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本届研讨会由知名医疗营销策划“众生元”蓝鲸团队与国内多家民营医疗机构以及包括深圳男科网、深圳妇科网在内的数十家医疗网络媒体联合发起。会上专家们紧紧围绕“民营医院发展与网络营销”,就目前民营医院的新媒体营销方式——“网络营销”之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吹响了民营医院大规模开展网络营销的冲锋号角。
求医网评论:民营医院的发展一直是在夹缝中生存,同时,又不可否认民营医院顽强的生命力和对中国医疗市场的促进作用。2008年在全球经济危机大环境之下,对民营医院的生存发展探讨更深具意义。“在危机中寻求变通之道”——“首届民营医院发展与网络营销”研讨会的召开给民营医院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和出路。专家预言,网络营销将成为民营医院营销大战的新战场,或可为民营医院的新时期发展带来生机。
转自:www.q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