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了解古埃及文明
3500年前开始的尼罗河古埃及文明,和同时期的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一起,形成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两大文明摇篮。(此后1000多年才出现了爱琴海—希腊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此后1500年才出现了夏商文明。)
古埃及文明早已中断、湮没。那么现代人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古埃及的历史呢?
一是根据古代史料文献记载——
古埃及第一部最完整的“通史”,是公元前304年埃及祭司兼学者曼涅托(马内托)编著的《埃及史》,但不幸在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进攻埃及时,连同亚历山大城图书馆中其他数十万册古埃及文字、古希腊文的经卷付之一炬。幸好当时有些其他著作引用了这部《埃及史》,后人才能得知古埃及史的主要内容。迄今,埃及学者仍然大致依据残缺的《埃及史》,沿用曼涅托对埃及史的年代划分。据曼涅托记载,古代埃及国王美尼斯创建了第一王朝(约公元前3200年),此后到希腊人征服以前,埃及经历了31个王朝;每个王朝的主要事迹都记录下来了。
再有,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 Herodotus,公元前484 – 430年)的《历史》第二卷着重介绍了古埃及。《希罗多德历史》整个第二卷182节,除第1节之外,都叙述古埃及的情况。希罗多德当时的见闻,有对有错、有详有略,可供埃及学者们参照考证。此外还有当时许多学者们的见闻录。
二是通过考古发掘的历史实物——
除了众所周知的金字塔、神庙、王陵等宏伟的远古遗迹以外,近200年来考古学家们对于古埃及文物进行了不断的发掘和研究,获得丰富的宝贵成果。特别是对于埃及古王国之前,即早王朝时期 (公元前3200—2686年) 的历史,我们主要通过考古遗址的挖掘和留存下来的古代建筑进行重构和复原;且有许多壁画内容的帮助,使得历史学家能够解说大致的轮廓,并与史料记载对照比较。
三是解读历史文物中的古埃及文字材料——
在延续4千年之久的古埃及建筑、石墙、石碑上面,铭刻着许多古埃及文字。但是后人难以看懂。16世纪以来,不少欧洲学者试图破解古埃及文字,但都未成功。1799年罗塞塔石碑 (Rosetta Stone) 出土,碑文上段与中段是两种古埃及文字(圣书字和民间俗字),下段是希腊文字,乃是同一内容的文告的对译;这三种文字相互对照,就认出了一个个圣书字形体的发音,再参照这些发音在古埃及语的最后形态——科普特语中的语义,便完全破解了古埃及文字的密码。古埃及人的后裔——信奉基督教的科普特人留存的语文知识,也提供了通读古埃及文献的钥匙。经过学者汤姆杨与商博良等人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将古埃及文字(圣书字和民间俗字)完全解密。
罗塞塔石碑
古王国时期 (公元前2686—2181年) 的原始文献越来越多被发现了。主要文献有莎草纸上的文字和石碑、陵墓墙壁上的文字——铭文。如公元前27世纪(第3王朝末至第4王朝初)的《梅腾自传》等。这些铭文是我们借以了解埃及古王国历史的主要途径。
古王国铭文主要为:皇家陵墓及其相伴建筑中的铭文、纪年、政令、非皇室成员陵墓中的个人文献、各种物体上刻写的文字、采石场石头上的铭文、采石场标记、王表和诅咒铭文。
这一时期的皇家陵墓铭文又称“金字塔文”,最早都是用圣书体和僧侣体书写的文献。
非皇室成员陵墓铭文中多为陵墓拥有者及其家人的名字、献祭文字、节日和财产转让继承等法律文书。
从出土的公元前3500年埃及木乃伊盒中,发现了最早的纸草文献。公元前25世纪以后,纸草成为古埃及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公元前 5世纪传入希腊,后又传入罗马。纸草文献是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图书馆所藏文献的主要形式。
这些古代铭文和纸草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当时社会结构的第一手最基本资料。
【附录1】古埃及历史年表——
约公元前3100年
上埃及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建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史称第一王朝。
约公元前2686年
第三王朝建立,定都孟裴斯,逐渐形成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这和后来的第四、五、六王朝
构成古王国时期,历代国王建造大量金字塔为陵墓,也称“金字塔时代”。
约公元前1567年
第十八王朝建立,建都底比斯,中央集权强化,法老成为国王正式头衔。
公元前945年
利比亚雇佣军推翻第二十一王朝,建立二十二王朝,即利比亚王朝。
公元前525年
波斯军队打败埃及军队,灭第二十六王朝,史称第二十七王朝,即波斯王朝。
约公元前333年
埃及成为希腊化的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法老时代结束。
一般容易认为:从公元前3100年(埃及王第一王朝)到公元前333年埃及法老时代结束,这3500年间为纯粹的“古埃及文明”时期。实际上,到埃及成为希腊化的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以后,古埃及人仍然使用自己传统的语言文字,埃及文明并没有“湮灭”,而是跟希腊罗马文明交流、溶汇了。国家的被征服、甚至灭亡,并不等于她的文明的湮没。
亞歷山大港位於尼羅河三角洲北部的地中海海岸之上,是埃及最大的海港。同時也是一座歷史名城,為約二千年前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佔領古埃及後所建,曾設立了一間當地世界上最大、藏書最多的圖書館,可惜後來圖書館連同很多歷史巨著毀於大火。那時候亞歷山大港還建有一座巨大燈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與金字塔齊名,可惜又早已湮沒在地中海海底,現址為建於十五世紀的 Fort Qaitbey。
今天剩下來的希臘、羅馬時代古蹟不算太多,較完整的只有一個被現代建築物包圍著的小型羅馬競技場 (Roman
Amphittheatre),其他的還有龐貝石柱 (Pompey's Pillar)、地下宮殿 (Catacombs)
等。
【附录2】古埃及的语文
古代尼罗河谷通用的语言——埃及语,跟闪米特语、乍得语、库施特语以及柏柏尔语族同属闪-含语系。学者们根据文献资料,常把埃及语文的历史划分为五个时期:
1,上古埃及语(约公元前3100~前2200),
2,中古埃及语(约公元前2200~前1600),
3,近古埃及语(约公元前1550~前700),
4,通俗埃及语(约公元前700~公元400),
5,以及科普特语(约公元2~17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