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应该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优先,不过这里面最需要探究的是“人”这个概念,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关于这个解释,其实还是过于简单化了,以人为本,进一步思考,究竟是以什么人为本?少数人、多数人?城市人、乡下人?官僚阶级、中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中国人、外国人?……以此推衍开去,会发现这个“人”真的不是简单与物对立或者与神对立就可以圈定其范畴的。所以,我以为所谓的以人为本,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把握,就跟“和谐”这个词汇一样,就字面意思的解释来说可以算是很浅很简单,但背后所涵盖的极其庞杂的内容、意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其实在知道了所谓的“以人为本”实质上需要结合实际去把握,那么为什么要“以人为本”同样也要放到现实环境下进行分析。而我们党在2007年末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以人为本”,又是在一个怎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提出的呢:
2006年上海原市委书记陈良宇因卷入上海社保巨案从而牵出其他严重问题而翻身落马,是继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之后,第二位被司法审判腐败犯罪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2007年3月21日,重庆吴苹夫妇因拒绝拆迁,爬上已成“孤岛”的自家老房子,困守12天,以对抗开发商的贱价拆迁,维护自身权利,被网友冠以“史上最牛钉子户”;
2007年初,铁道部宣布“春运、黄金周火车票不再涨价”,以致好评如潮,有评论家质疑:这不过是公益性“归位”,应是理所应当的,为何在中国竟成为天大喜事,正说明了长期的“错位”已然成为常态;
2006年股改后,熊了多年的中国股市终于迎来前所未有的上涨势头,狂飙突进中几乎全民皆股,直到5月30日,证券(股票)交易印花谁税率一夜间上调,与民争利,从1‰调整为3‰,沪深股市次日暴跌,由此走上了拐点之路,该事件后来被股民们讥刺为“530半夜鸡叫”;
2007年6月5日,一篇“孩子被卖山西黑砖窑400位父亲泣血呼救”的帖子迅速在互联网上风行,经媒体的跟进山西洪洞触目惊心的“黑砖窑事件”得以公之于众,该事件中折射了现阶段中国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如流动人员的管理问题、拐卖人口问题、基层官员渎职贪污问题、基层官僚势力和黑砖窑主及人贩子利益勾结漠视人权问题等等;
2007年10月3日,陕西省镇坪县公布了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引来空前的质疑,随着各大媒体评论以及网议的穷追猛打,不断推动事实真相的掘进,有评论认为该事件实质上引发了人们对诚信尤其是政府公信力的渴求;
……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以民为本”,正如报告中自己提到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什么意思呢?就是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了基石,国家才能安宁。为什么胡总书记一再在报告中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最紧要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看看我们的最高层,真是苦口婆心!苦口婆心啊!令人唏嘘之余不禁要痛恨那些拿领导的话当耳边风的党内混混儿们!(何谓混混儿?《明朝那些事儿6》解释的很好:混是一种生活技巧,除个别二杆子外,全世界人民基本都会混,因为混并不影响社会发展,该混就混,该干就干,只混不干的,叫做混混儿。)
因此,在领会了领导精神之后,作为基层职员,我们也应该理论结合实践,看看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三、怎样才能“以人为本”?
要做到“以人为本”,我觉得一样还是需要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把这些概念性的东西放到特定的背景、环境、条件下,才可能具备特定的意义和价值,否则就只能是空话一句,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空中楼阁而已。
所以基于此认识,我需要先来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基本概况:我所在的公司是一所国有中型企业,主营业务为钢材贸易,不过在几年前跟大多企业一样,热衷致力于多元化发展,所以不论以独资形式还是合资形式,旗下网罗了类似投资发展公司、酒店餐饮公司、媒体杂志公司等10多家经济体,各经济体理论上大多财务独立,经营自主,如果纯从结构来看,互相之间除了股份持有关系外并没太大联系,不过如果真这么认为,那实在是错觉,因为国有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所以,在国有企业里谈“以人为本”,千万不要天真的以为就是以人为本,这个“人”还是要结合实际,小心假设,小心求证的。
一般企业领导人在企业里念叨“以人为本”时,心中不外乎有这两种想法:一种事实上是“以人为成本”,着眼点往往是低工资、少福利、慢增长、少用人,也就是如何节约人力成本;一种是刘备式的“以人为资本”,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攻打荆州时,刘备携几十万难民逃窜,速度极慢,眼看曹操追兵将至,属下劝说刘备弃百姓先行逃去,可是刘备说:“做大事的人就要以人为本,他们既然归附于我,我怎么忍心抛弃他们独自跑路呢?”瞬间倾倒一大片,很多人感动得痛哭流涕,不过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刘备的做法不过是用各种办法让人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以创造更大的效益甚至帮助自己夺得天下,所以关心也好、爱护也罢,不过都是手段而已,所以“以人为本”不过是个幻象,骨子里和曹操著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是一致的,只不过曹操直白了点而已。U1
至于十七大报告一再强调的以人为根本的“以人为本”,在企业里,尤其是国有企业,更多的是表现为由工会出面多发些补贴,多搞些职工联欢、文体比赛之类,逢年过节慰问慰问离退休老职工,送点节礼红包什么的,在每年年末评定先进、优秀之类的时候,搞搞民主投票的形式,……我们可以质疑这些“以人为本”的表现,但是回过头要清醒的认识到,如果我们在现阶段去苛求企业真正以员工为本,去向企业高层要求公平的薪酬制度、平等的福利制度、公开的绩效考核制度、有效的员工发展计划,最终的结果只可能是被扫地出门。看看今年壮观的大学生求职就业场面,我相信每一个企业职工都不会理直气壮的去奢谈什么“以人为本”,事实证明,本企业能多发点补贴,多给些假期,年终奖不至于缩减,最主要是在裁员寒潮中不至于磨刀霍霍,这就是现阶段本企业能做到的最好的“以人为本”了。
————————————————————
参考文章:
U1 《企业管理如何“以人为本”》
作者:王瑶
链接地址:http://www.chinahrd.net/zhi_sk/jt_page.asp?articleid=129429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