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圣墓教堂,充满了观光客和朝觐者的小广场。
靠墙荫凉处两位军装警员,其中的女性一双友善漂亮的大眼睛格外吸引眼球。
同行的太美旅游胡总笑着问:“可以和女警察合影吗?”
Z女士:“可以,以色列的兵哥兵妹友善开放,从不拒绝和游客合影。”
果然,兵妹笑眯眯的同中国观光客合影,精神抖擞的胡总笑得合不拢嘴。
同行的万通老总问Z女士:“历史上真有耶稣其人吗?”
Z女士神情严肃的点了点头:“这个问题问得好。耶稣基督在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男子及其随行的妇女儿童后次日,对听众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永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着;照样,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着。这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吃这粮的人就永远活着,不象你们的祖宗吃过吗哪还是死了。’在新约·约翰福音第6章记载的这段话使得耶稣基督非常令人难以理解。直至耶稣基督死而复活之后,他的这些充满借喻、暗喻的教导才逐渐为人理解,因为毕竟其他任何宗教的教主都不曾死而复活,况且还是替罪人赎罪而死。
Z女士的解释是说历史上真有耶稣其人吗?
对基督教的起源,否认耶稣实有其人的大有人在,其理由为:1)耶稣只是基督教神话中的偶像;2)基督教中的耶稣实际上是历史上同名者的捏合杂揉;3)真实的耶稣在同时代的历史著作和考古发掘中找不到充分的根据;4)教会中同样有一部分人否认耶稣有血肉之躯,他们认为耶稣基督是神,作为历史上有血有肉的人的耶稣只是一种"幻影",或者说是人的幻像。
主张耶稣实有其人的既有护教人士,也有非基督徒的学者,各种看法之间往往大相径庭:(1接受圣经记载,认为耶稣就是道成肉体的基督;(2耶稣是当时犹太人"叛乱的首领"或是一场革命运动的领导人;(3耶稣是个大骗子或至死不悟的预言家;(4耶稣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后来的人们将他神化了。
即使非常肯定耶稣实有其人的论者,对耶稣的生平仍存有种种疑点,不仅生年仍为悬案,卒年亦谁以确定。《圣经》中记载耶稣生平事迹寥寥无几,童年的事几乎末提到,只在《路加福音》第2章讲到他12岁时跟父母去耶路撒冷,在圣殿里坐在教师中间听讲发问的情景。然後就是第3章第23节说:"耶稣开头传道,年纪约有30岁。此外,福音书记载的都是他传道以后的言行。所以黑格尔也觉得不无遗憾地说:“关於耶稣思想发展的成熟过程这一有趣的问题,我们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他最初出现时已经是在成年时期,那时他已经从犹太人传统旧俗念意识中解放出来了。”综合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耶稣生平有下列几点可加以肯定:1)耶稣是犹太人;2)生活在公元1世纪初;3)30岁左右在加利利和犹太各地传教;4)以先知身份进入耶路撒冷,并由于宗教或者民族的理由被当局所杀。
新约记载,耶稣受难之前将陪伴自己的母亲玛丽亚托付给忠实的门徒约翰。约翰把耶稣的母亲带到了以弗所,并在夜莺山为玛利亚建了间小屋,玛利亚就是在此度过了她的余生。按照现今天主教会的说法,1世纪时,玛利亚的地位已受到特别的重视。431年,在以弗所公会议(即第三次大公会议)上,主教们决定将玛利亚确定为「天主之母」。自此之后,围绕着圣母玛利亚的各种敬礼(天主教徒反对对任何上帝之外的宗教人物使用崇拜一词)仪式成为东正教和天主教的重要教条。1495年,以玛利亚作为祈祷对象的玫瑰经(圣母连祷\)获得教宗历山六世的承认,对玛利亚的敬礼仪式和活动达到一个高潮。但在宗教改革时,基督新教却没有接纳此教义为新教教义,许多新教教会根本反对中保圣人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