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一词的使用及否定“南京大屠杀”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一个官方看着复杂用着别扭的词,就是“民主”,基本上不敢咋用,也不敢大声说。在报章或文件里出现这个词时,要么隐含着警惕西方和平演变的潜在意涵,要么该词就处于被批判或嘲讽的揶揄语境。为什么会这样?一是官方自己心虚,在西方强大的宣传攻势与渗透下,觉得自己总是贴着专制政府的标签,不自觉的自我处于辩解、受审的话语状态,将“民主”一词的正常使用权、归属权自动让与西方国家,觉得自己确实不配谈这个词。另外就是过于敏感、警惕,提到这个词就不自禁的联想到不同政见者,联想到政治体制改革和取消一党专政,联想到民众对政府的批评或不满。 说到底还是不自信,对自己是否民主、是否真的是人民公仆都不敢肯定,理不直气不壮,所以才杯弓蛇影的躲着这个词,看着就扎眼,也让民众明显的感到政府面对这个词时的心虚和脆弱。 还有一件本来有理却貌似没理的窝火事,就是中方对南京大屠杀的反复证明、寻证。日本人在中国、在南京犯下的禽兽罪行,罄竹难书,可是日本总有一大撮人跳出来否定,说这是中国人蓄意捏造的谎言!一听到这些噪音,中国就忙不迭的去辩驳、指责,并用一件件新发现的史料进行雄辩的佐证。我就奇怪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难道就不能说明、不能证明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吗?用得着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证明大屠杀的真实性吗?这是用多少同胞的冤魂凝聚的血泪历史呵!好多次看到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照片、文字,都有一种血淋淋的撕人心肺的厉痛,让人不忍细看,不敢细读!侵华日军对中国的残酷蹂躏和血腥暴行,是中国人血泪斑斑、屈辱不堪的民族巨创。 自己遭受了如此痛苦,可暴行制造方跳出来一否定,居然还真的随之起舞,对方否定一句就辩驳一句,真是可悲可叹。也只有中国人才这么善良,这么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想想犹太人对纳粹罪犯的回敬,对民族敌人的索魂,永无截止期限,只要是残杀过民族同胞的纳粹分子,无论你在天涯海角,无论过了多久,犹太人都会想方设法甚至无所不用其极的予以格毙,也没有人对此说三道四。 中国人用不着自我紧张的反复证明,面对日本一大撮人歪曲历史、否定暴行的行径,面对无耻的挑衅,我们只要回敬一个观点:广岛长崎核炸是假的!让日本人证明去吧,让他们去重新舔伤口撕伤疤,和我们感同身受的反复体尝这种屈辱和愤懑的残忍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