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鼓励毕业生继续深造或留学
李华新
上海交大将提高毕业生继续深造和出国留学的比例,力争把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变成学生提升素质,调整就业结构的机遇。
据悉,在去年一份有关全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排行榜中,上海交大、复旦与清华并列榜首。这项就业能力指数排行,综合了就业率、薪资、毕业时掌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能力满意度这四项指标。因为往年就业情况比较好,所以毕业生选择升学或留学的比例总体偏低——2007年,上海交大毕业生有23%考研,13%选择了出国深造。张杰称,这与学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不符,对国家长远发展也不利。( 日期:2008-12-26 来源:文汇报)
据了解,上海交大在今年8月已与国外知名高校进行沟通,并且还将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政策,输送更多的学生出国留学深造。不过话说这么说,但是在国际社会普遍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的情况下,能够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储备人才,及时进行人才计划的培养的调整,还是不失为一个积极的政策。
可是在中国的高校中想上海交大这样的情况还是少数,而且是在我们通过上海交大的这些情况来看,几乎是不论是名牌高校还是一些普通的高校的学生,就业以及深造的机会就很少了。这不由地使人觉得中国队教育事业现在正处在一个难度挺大的坎需要克服的。作为一所名牌学校,是可以从培养高素质人才入手进行教育结构调整的,但是这样的一个思路确实不具有普遍意义的。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果是类似交大这样他们的学生主动退出现在的就业竞争,也是一个积极的办法。因为更多的学校的毕业生,则是最需要的就是就业,就业能够自己有一份工作和糊口。
如果的中国的大学生因为经济的衰退,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无法就业,那么这个问题也同样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最终仍然是要影响到国家队人才培养战略。
据介绍,以往,上海交大毕业生在外企就业的比例偏高。交大的学长介绍说,学校希望在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局面下化“危”为“机”,引导学生就业方向。为此,上海交大主动邀请核工业、太阳能、电子、汽车等国家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到学校招聘。自然这样的一些名校在国内市场进行竞争,也会因此而使得其他的本来应该在国内进行竞争的院校,势必会因为交大的参与而是的自己失去这样的就业机会。因此在就业人数不增大情形下,这样的向国内企业的就业转移,也会也会进一步压缩了普通院校学生的就业空间和选择。
因此,现在最迫切需要的不是一个学校的个案,而是为整个全国的大学生就业出招。因为如此庞大的就业人员的出现,将会给我们的经济建设带来极大的压力。作为一个高校是可以用自己的办法来化解的,但是整个社会就业率不高的情形下,那些普通的学校,抑或 一些是民办高校,那日子就不好过了。
一个时期以来,所谓的象牙之塔的学子的形象早就不复存在,让自己成为拥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背景的劳动者,则将会改变人们的原有观念,而从一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和持久的计划来看,也许现在的经济出现下滑和衰退,而进行有效的充电,会为今后的宏图大展奠定一个起飞的基础和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
自然学校有学校的打算,而面临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更需要自己的心智和耐心,充电吧深造吧,为了更好地前程。为了那个一定能够会用的用武之地。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