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北部行政区划设置急待改革


福建省是一个山区省份,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0%,如果福建山区经济得不到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就不可能有最后的圆满,进行福建中北部行政区划的重新设置,有利于打破行政隶属关系,构建功能鲜明的山区城市经济圈,有利于充分利用挖掘和利用福建山区内在的经济潜力,从而,对于促进海西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福建中北部行政区划的不足之处

福建中北部主要指南平、三明两市,其中南平市辖南平(即延平区)、建瓯、建阳、武夷山、邵武、光泽、顺昌、松溪、政和、浦城十个县域;三明市辖三明(设梅列区、三元区)、沙县、尤溪、将乐、泰宁、建宁、明溪、宁化、清流、永安、大田十一个县域。

福建中北部当前的行政区划,形成于建国后的六十年代,该区划在目前的形势下看,不利于发挥福建山区已有的潜在优势,具体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南平城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优势无法体现

历史上,南平一向是一内陆码头城市,是福建商品的重要集散地,山货在南平集中后,向沿海城市分销,沿海的水货也在南平集中,再批发至闽北、闽西,甚至远销江西。但是,目前的南平根本感受不到商业中心城市的气息,其原因一方面是长期的计划经济对传统商业格局的冲击作用,另一方面,就是在目前的行政区划下,当武夷山的亮点盖过南平时,有限的财力都投给武夷山开发后,南平自身的经济地理优势(即发展批发商业的优势)被普遍的忘掉了。

2、武夷山与大金湖两旅游区分头开发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升级

目前,武夷山与大金湖两旅游区都只在开发光观旅游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渡假旅游方面成果十分有限,原因就是目前的行政区划使两景区无法统筹规划、合并经营,无法开发具有渡假性质的旅游线路,使我省旅游业在经营收入与品牌营造两方面损失不小。

3、市带县模式使南平、三明两个老工业城的原有财力完全耗尽

市带县模式使南平、三明财政负担沉重,两城市基本失去了自我扩张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两市各项设施建设稍落后一步,招商引资能力、城市综合竞争力马上就落后许多步,并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以上三方面的劣势,使福建中北部开发难有特色,发展速度自然不如人意。

二、福建中北部行政区划改革的设想

1、建成一个大武夷绿色生态经济区

理想目标是将武夷山、大金湖组合经营,开发建造大型的渡假旅游经济区。同时也应该看到,未来的大武夷山市也是福建水源的涵养地,省里可以政策性的要求他们放下发展工业经济包袱,专心发展绿色产业,省财政可以某一适当的方式,给予他们财政或其它经济补助。如要求沿海发达县市的政府,每年补助公务员每人2000元的武夷渡假专项补助,这样,又能给沿海公务员经济实惠,又能拉动闽北渡假旅游经济的发展。

2、建成一个闽中经济走廊与福建沿海经济走廊相呼应

福建中部的南平、三明、永安三市,是建国初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城市,拥有近60万的工业化人口和一大批省级骨干企业,是未来福建沿海产业升级后,沿海初级产业的理想承接地,但目前的市带县模式已使南平、三明两城十分虚弱,而没有闽中的发展壮大,海西建设仍然不能圆满,因此,尽快集中三市尚存的工业力量建设闽中(工业)经济走廊意义重大。反之,我们也可以说,如果福建中部经济不能有效开发,福建全省的发展都不会是完美的。

3、促进龙岩市打造客家文化经济区

开发客家文化,建设客家文化经济区,对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三明市的明溪、宁化、清流三县都是纯客家文化县,因此,将三县划归龙岩管辖更为合理,更有利于客家文化经济区的统一规划。目前,世界各国客家人成就不俗,只要唱好文化戏,客属回乡投资的热情就会无限高涨。

三、福建中北部行政区划改革的方法

简单的说,就是将三明市一分为三,一部分并入未来武夷山市,一部分南平市,一部分并入龙岩市。

1、在现的邵武城建新武夷山市

现邵武市地处武夷山市与泰宁县之间,是未来大武夷山旅游区的理想首府城市,因此,在近期,可以考虑将未来的武夷山市设在邵武城,下辖邵武、崇安、泰宁三个区,以及光泽、浦城、建阳、建瓯、松溪、政和、顺昌、建宁、将乐共计十二个县(市)区。在未来,如果建瓯市经济发展的好,可以考虑再将新武夷山市一分为二,以解决管辖范围太大的问题。

2、组建新南平市

由南平、三明、永安、沙县、尤溪、大田六县市,组成新南平市或新三明市,从靠近省城、靠近沿海的角度看,仍以南平城为首府较佳。

3、将明溪、宁化、清流三县划归龙岩市

今后,在统一福建客乡的基础上,逐步将客乡首府从龙岩迁到长汀,以突显文化气质,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对台工作力度。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台湾有400万的客家人,仍有200万人以客家话为母语,目前,中国国民党的主席和中国国民党2008年“总统”参选人都是客家人,如果福建的客家文化经济区能做大,则对促进祖国统一有重大意义。

总之,闽中北部行政区划的改革,有利于将福建山区建成功能型经济区,有利于明确山区经济开发的目标与手段,有利于福建省确立山区开发的突破点,从而,有利于将海西建设引向深入。

 

                            00八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