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证券市场恶意圈钱会毁掉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
李华新
针对近期一些上市公司的巨额再融资问题,证监会新闻发言人25日说,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绝不应是恶意“圈钱”行为。
前一段时间,中国平安推出了千亿元再融资的议案,近期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在酝酿类似的计划,引起了市场各方关注。( 2008-02-26 09:53:50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版 )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说,虽然上市公司提出再融资议案是上市公司按照法律要求通过内部法定程序的自主行为,但上市公司在做出再融资决策前,应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实际需求,慎重考虑筹资规模和筹资时机,慎重考虑投资者的承受能力。
现在看来,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其实在中国股市改革开始兴起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尝到了苦头。可是现在一些上市公司依然是把股市看成是自己的提款机,而且是每每是有圈钱的行为出现时,也是正好迎合了一些人基于要在股市挣钱的一般心理,现在人们才会发现无数股民的牺牲所得到的,不过是一些在股市圈钱的上市公司,不劳而获的利润,以及一些人士通过内部消息所得到的丰厚的利润,而那些散户的利益并没有在一波波的震荡中被深深套牢的无奈。
自然,股市有风险,这样的警示一直在提,实际上一些希望通过股市圈钱的上市公司,最希望的就是这些发财心切的散户,都是自己提款机的提供者,而且更有甚者有的机构是在在精心策划这一“阳谋”时,那就不是股市自身的风险,而是有人在制造这种风险。
因此说,如果仅仅把再融资当作圈钱手段,不断提出大规模的不合理的融资要求,不但对上市公司本身的发展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必将严重损害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导致投资者的投资意愿逐步减弱,打击广大投资者的信心,进而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中国的股市能够走到今天也是历经了几番曲折,其中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一项极其重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现在还存在变数,最近接连传出的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毁掉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
中国的资本市场要有序发展,那么就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管,而不是让大众的期待在付出惨重的学费之后,才有相关部门来进行所谓的救市。而且也不能一味的说,国家不会对股市的非理性行为采取放任的态度。因为不能顾及小股民的利益,而只是上市公司是不能实现这一博弈的。
中国媒体主流的声音是这样的:对于融资主体的上市公司来说,绝对不要把股市当成自己的提款机,盲目圈钱。如果确实有再融资的合理要求,也要根据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制定恰当的融资计划;同时要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以实现公司融资和股市发展双赢的局面。
因此为中国的股市担忧或许也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可以相信,中国证监会不会坐视股市出现的不正常的问题袖手旁观,上市股市的融资不是上市股市自己的事情,也不能不考虑到市场的承受能力,考虑到持有人的利益。什么是双赢,就是不能光想着自己圈钱,还要考虑到中小散户的利益。换句话说,十七大提出要增加百姓的财产险收入,不知道对于股票、基金以及其他的金融衍生品的出现,是否也应该纳入这一范围之中。而这个问题似乎是无回答的。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