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的功能及其对机构投资者的作用


股指期货既具有期货交易的一般经济功能,即规避风险和发现价格,也对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具有一些独特的作用。
(一)股指期货的功能
    1,规避风险                   
    期货市场是通过套期保值的方式来规避现货市场风险的。所谓套期保值是指当投资者对股价走势不好判断时,通过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数量一致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在未来某一时间再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进行对冲平仓,从而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建立一种盈亏对冲机制。
2,价格发现
    价格发现是指在股指期货市场通过公开、公正、高效、竞争的交易机制,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股票价格的过程。期货价格一般领先于股票现货价格,这本身也构成了一种对股票现货价格的发现(或指引)。
(二)股指期货对机构投资者的作用
    由于股指期货的标的来自于股票市场,它对证券投资基金乃至整个金融市场还具有一些独特的作用。
    1,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    
股指期货的引入,为股票现货市场提供了对冲风险的途径,能满足市场参与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回避股市系统风险的强烈需求。
    股指期货交易实质上是投资者将其对整个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的过程,通过对股票趋势持不同判断的投资者的买卖来对冲股票市场的风险。
    例:
    某基金拥有股票投资组合,价值为10亿元,假设此时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为12000点,上证指数为10000点。为了避免股市下跌带来损失,该基金的套保过程如下:
操作开始时,一份股指期货的合约价值为12000×300元=360万元,则10亿元的股票需要277.78份合约(所谓套保比率,=现货价值/期货价值)。即该基金以12000点卖出277.78份3个月期的300指数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一段时期后,股市下跌,该基金拥有的股票投资组合价值下降到9亿元,300指数期货价格为10000点,基金按此买入277.78份指数期货合约进行平仓。这样,股票市场上损失1亿元,期货市场上盈利:12000×300×277.78-10000×300×277.78=10.8亿-8.34亿元=2.46亿元。该基金最终实际赢利:1.46亿元。
上例说明,当预期股票市场下跌时,基金经理可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对冲股市整体下跌的系统性价格风险,从而在继续享有相应股东权益的同时维持所持股票资产的原有价值(特别是对重仓且高分红预期股);
    相反,如果基金预计市场要上涨而来不及全面建仓,则可以通过买进一定数量的多头股指期货合约以避免踏空。
2,维护自身利益、降低持仓成本
    上述情况中,一方面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规避股市下跌,减轻了集中性抛售对股票市场造成的恐慌性影响;另一方面,通过买入多头,避免了抢筹导致的持仓成本的迅速上升。
    3,锁定利润
    对于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而言,为规避股市总体下跌的风险(特别是到下半年),可通过预先卖出相应数量的股指期货合约以对冲风险、锁定利润。
4,丰富基金管理公司的赢利手段
    股指期货交易给市场引入了做空机制,使得基金的投资策略从买入股票、等待股票价格上升、卖出股票的单向获利模式变为双向投资模式,让基金在行情下跌的过程中也能有所为而非被动等待。
    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即是收入来源单一。特别是当股市长期低迷的情况下,近似于靠天吃饭。
    5,完善了基金的组合投资
    股指期货交易方式,有利于基金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构筑不同收益风险水平的投资组合,合理配置资产,并为公司提供了根据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差进行指数套利的机会。
6,提高基金管理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
    股指期货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投资者快速调整投资者组合:投资者想增加或减少某一类股票或资产的持有量时,只需买进或卖出相应的股指期货合约即可,而股指期货市场的现金交割和保证金制度使投资者在买卖股指期货时只需少量的资金,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资产配置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