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外汇储备是福是祸


巨额外汇储备是福是祸  

 

    外汇储备通常是指由各国官方持有的、可以自由支配和自由兑换的储备货币,是一国国际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宏观调控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现在有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是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的结果。中国实行强制性结汇制度,因此在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同时,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发行也在同步扩大。例如,一个企业出口了1亿美元的商品,创汇1亿美元,这1亿美元到了中国就被中央银行约按1:7(此是概数,按当时实际汇率换算)的汇率,用7亿人民币把这1亿美元购回,出口企业得到7亿人民币,同时,外汇储备增加1亿美元。也就是说,外汇储备是一种以外币表示的对外金融债权, 但它又是中央银行对人民币持有人的负债。所以说人民币持有者的中国公民是国家外汇储备的债权人,是国家外汇储备的购买者和承受者。外汇储备既不是国家财政的钱,也不是中央银行的钱。那么这些钱能干什么呢?

    一是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动用储备予以弥补,虽然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措施,但是它为准备其他调节措施争取了时间;

    二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当外汇市场外汇供大于求时,一国货币当局,如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外汇以阻止本币汇率的过度上升。当外汇市场外汇供不应求时,又可以卖出外汇,以防止本币汇率的过度下跌;

    三是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国际资本流动频繁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特点,资金是否流入某一国家,往往取决于投资者对该国资信的评估,外汇储备充裕的程度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

    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外汇储备的增加也就是一国对外清偿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20078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求金融风暴,本次危机从表面上看是由于美国刺激贷款信用违约率上升引起的,但其实质根源在于全球资源配置失衡,发达国家资本与技术的流出导致发达国家滥发货币借以维持经济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因发达国家技术与资本的流入导致生产效能提高,造成产能过剩的外溢,强大的外需造成外汇储备剧增,导致各国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失去弹性。以上因素造成全球流动性超级过剩,世界金融市场价格体系被扭曲,因此,美国次级贷款问题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发生仅仅是一个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开端,而不是结束。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经济环境下,超级流动性导致导致全球金融市场过度繁荣,随着财富效应的加剧,财富效应所造成的再分配效应加强,财富分配严重两极化,同时,全球财富凝结固化,股票、基金、房产、债券的长期化持有导致社会消费剩余急剧衰减,金融市场融资杠杆无限制放大的资产风险已伴随着全球消费力的衰退而凸现,全球超级流动性所推高的资产价格将面临着风险调整,资产价格重估所导致的市场预期将引导市场价值回归,资产价格面临大幅缩水,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发生的。2007年三季度,世界各国金融机构对受次贷危机影响的资产进行了重估盘点,美林、华旗等金融机构重估后的巨大盘亏加剧了西方金融市场动荡。伴随着2007年四季度的进一步盘亏,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将日趋紧缺,全球金融市场的自动收缩将引致实体经济领域流动性匮乏,最终酿成世界经济全面衰退,全球经济将陷入经济危机深渊。

   这是我国经济增长和外汇膨胀的世界经济基础背景。美国依靠其世界霸权,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分享世界各国经济成果。中国对美国的外贸,基本上被美国反过来榨干了。我们对美国的出口,美国通过印钞进行交易,美元回到中国,中国用人民币赎回,这赎回的美元,美国通过政府,把他们的各种债券强行卖给中国,也就是说,我们消耗了资源和劳动,其成果最后又为美国所享有。完全可以说美国依靠霸权拿废纸(债券)分享他人经济成就。如果美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他交给中国生意人的纸币是和他所有产品成一定比例的美元,如果美国蓄意糟践他国,必然滥发货币,造成市场货币过剩。同时,中国用来赎回美元的人民币如果是财政收入,那是干净的,如果也纯粹像美国那样,是通过印发人民币而实行的,如何能不通货膨胀?

    中国外汇的极速增长暗藏通货膨胀的危机。同时我们牺牲了资源,耗费了物力。当然,中国的国民手里拿到了货真价实的人民币,可以进行消费,可以改善生活,可以纳税,促进政府财政收入增加进一步改善民生。

     今日,中国经济的金融风险正在逐渐增大,发达国家想遏制我们,金融炒家想发大财。国内又是这样的情形。一方面货币投放量过大,通货膨胀压力巨大,会引起社会动荡;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在中国还是一个陌生的东西,全民炒股票买基金,证券市场虚高是不争的事实,加上国际游资炒作,泡沫巨大,很可能发生金融危机。当然抵御金融危机还要金融,还要货币,这接近天文数字的外汇储备,就是防御武器。

    美元的贬值将使我国外汇资产缩水,但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主宰的世界,我们靠人民群众一分一分积累起来的庞大外汇储备,可以有效地抵御国际游资对我们金融市场的冲击,也可以有效地抵御经济危机对我国刚刚起步的经济的冲击。在当下的中国,离我们加入WTO承诺开放金融市场已经很近了,我们这些储备使我们有能力进行金融改革部署,而且具有安全保障。

    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外汇取得,是资源和低级产品加工所取得的,数额越大,意味着我们的资源消耗越多,环境越发恶化,人民健康所受威胁越大,越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当然值得高兴的是,2007年下半年,我们的对外投资已经超过外资进入,我们的经济结构正在改变。有望使中国经济走上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