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伤逝”


     读大学时,我曾经这样痛心于一个学者的“伤逝”:
    彼在32岁时就凭藉自己渊博的学识和著作等身的不菲学术成就成为学院最年轻的正教授,在国际学术界都颇有名气。但自从他当上系主任并随之成功当选为副院长后,在三年的时间内,因为繁琐的工作所累,居然只发表了两篇不到一万字的小论文!
    记得影片《亮剑》中有这么一个场景:冯楠问赵刚“因为参加革命,国家少了一个具有渊博学识的学者,多了一个满身血腥的将军,你是怎么想的?”感觉当时赵刚的回答十分勉强,但自己就是找不到更好的回复。
    像毛泽东这样既是杰出的军事家,又是优秀的文学家,政治、权力和文学、艺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人物,放眼天下,能得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