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在逼空中国股市创黑色三月?


    受周末救市传闻落空影响,沪深两市今日跳水低开,开盘便失守3500点关口。开盘后在中石油等权重股的拉抬下迅速上扬,沪指最高摸至3555点。随即掉头向下,午后,中石化拉升翻红、中石油也收敛跌幅,权重股出现一波强劲的拉升,沪深股指在午后持续一段时间的震荡后也大步回升,收盘沪综指重回3500点下方,抬升势头略有回落。

    沪指午盘收报3472.71点,下跌107.43点,跌幅3%,成交金额686亿元,上涨100家,下跌796家;深成指午盘收报13302.14点,下跌390.71点,跌幅2.85%,成交金额314亿万元,上涨58家,下跌626家。

    3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受利好预期落空影响,两市周五反弹趋势并未能得到延续,再度低开低走,沪指低开114点,盘中稍有反弹,但个股仍然呈现普跌状态,午后在中国石化等权重股回暖的带动下,股指一度出现反弹趋势,但依旧弱势难改,截至收盘,沪指报3472.71点,下跌107.44点,跌幅3.00%,深成指报13302.14点,下跌390.70点,跌幅2.85%,两市成交量继续低迷状态,上涨个股不足一成。3月行情告一段落,沪指全月下跌20.14%,超过去年11月份创下的18.19%的月跌幅,成为1994年7月的28.85%以后最大月跌幅。

    笔者上周五的时候就写了文章,指出了市场期待先兑现,由于市场对“救市”利好的憧憬极为强烈,从而引发了惊人的反弹行情;不过在今天,形势发展令市场愿望彻底落空,无疑会引发受到“诱多”的筹码恐慌性抛售。

    到底是谁在唱空与逼空中国A股?相信这个问题值得管理层与投资者去研究,如果一味地期待救市,已经是消极的等待,而积极的态度就是找出原因,从而解决问题。

    可是现在管理层不发话,是不是找原因了,笔者不得而知;机构的言论看也似乎没有去寻找原因,却一味地埋怨与期待。

    其实这里有管理层的问题,也有机构的问题,散户是没有办法有翻天覆地的本领。

   管理层如果说要寻找一个底部来处理,那么笔者相信他们即使有这样的打算也不是客观的分析出来的,而是象笔者前文所说的,只是听听专家意见得出的肤浅结果。

    而机构原来的期盼是可以把股市打压后完成建仓,结果市场是打压了,自己也被自己搬起的石头砸了脚。

    但是还有第三方原因不可以忽视。那就是国外机构。虽然国外机构目前似乎动静不大,但根据有关数据反应已经有3000亿美元流入中国。这些热钱流入中国一方面是为了赚利差与人民币升值,另外一方面是等待机会从中国股市拿钱。

    笔者想,大家总不会忘记前不久国外机构对中国股市的哀调吧,国外机构总是要用尽方法来让中国的股市符合他们的想法,在6000点时候,国外机构说中国股市还要更高,当4000点的时候,国外机构说中国股市还要跌。而我们不少所谓学者就紧跟着这些论调给予添上柴火,让火跟着烧。

    但国外机构在2007年就用这个办法,在5.30时候的调整进入,然后在6000点的时候出走,大赚一笔。

    可怜的那些迷外的所谓学者与评论家,却不知道他们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专门附和国外机构的论调。

现在呢?市场信心丧失,中国的投资者亏本,国外机构又蠢蠢欲动了,他们可以乘机再来捞一吧。

    管理层如果是深入研究经济与市场,笔者相信这点点的小事应该知道,而问题是他们却就随和着国外机构或者崇洋媚外的学者来研究市场及管理市场。

    最后中国的股市被逼空。

    不说他们了,还是回到今天的市场看看。从今日盘面看,盘面情况,奥运概念股快速上涨,部分奥运地产股也逆势上涨。创投概念全军覆没,前期脱离基本面的恶炒使得该板块短期跌幅巨大,成为指数暴跌之后新的补跌板块。上涨个股仍不足一成,市场热点缺乏,反弹动力严重缺失。

    从板块看,石油、煤炭、航空和银行业表现抗跌。中国石化、工商银行和中国国航涨幅居前。传播、建筑和木材板块领跌市场,跌幅均超过5%。盘中跌停非ST股达42只,142只个股跌幅超过9%以上,两市上涨股票不足两百只。滨海概念今日表现再度活跃,海泰发展成为今日唯一涨停非ST股。受到泰国大米再创新高刺激,两市的种业股和米业股表现相对抗跌,个股纷纷逆市上扬,金健米业大涨7.36%。

    权重股方面,前十大权重股普遍杀跌,中国石油再成为指数毒药,和中国人寿跌幅超过3%,中国神华跌幅近6%。创投概念股绝地反击:龙头股份、大众公用都从跌停板位置上站起,势有反攻之势。

    对于后市如何,笔者无法预测。不过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今天是一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也许这个日子有点点可以关注。

    笔者认为,被套的投资者唯一办法就是拿着股票,暂时观望着那些杀跌惨重的局面,到有机会时候在采用解套办法进行适当操作。

    而对于空仓或轻仓的投资者,笔者认为,这个时候不妨逐步少量介入应该是可以的。

    至于市场以后如何走,自然有上述笔者所说的三方面人去关心,普通投资者只需要看住自己的股票即可。

    笔者个人意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