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问题问总理:铲除百姓身边的“腐败毒瘤”,中央有哪些新举措?
敬爱的温总理:
您好!收看了你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振奋人心,在你讲到加大反腐败力度时掌声是那么的热烈,这是亿万百姓的心声。如何让官员时刻铭记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扎扎实实地为人民掌好权、服好务?清廉做官,百姓赞赏,公正办事,群众信服。当前,让百姓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就是党和政府下决心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不论其地位高位、权力多重、功劳多大,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就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俗话说:“日食百姓粟米,月食国家俸禄,不为百姓办事,百姓养我何用。”面对反腐机制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着力于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当前,反腐倡廉正在向纵深发展,党和政府的决心和力度很大,人民群众的信心十足,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正进一步得到健全和完善,开国元勋陈毅元帅说得好:“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时下的贪官似乎都患上一个通病,那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滥用职权、索贿、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捞取不义之财,等到东窗事发后,还会因“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贪官才频频连累“自己人”,这里的“自己人”指的是有亲缘关系的、有权钱色交易的“哥们儿”、情妇等“裙带效应”,坚决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党内的“大毒瘤”被清除了,
“腐败不除,国无宁日”,近年来,人们对反腐的关注大多集中在一些职务高、级别高的“大官”身上,与“大官”相比,“小官”往往因其“小”而在腐败中具有某种“比较优势”。“小官”之“小”,主要言其职务、级别、地位、身份不高。其实,有些“小官”往往处于管钱、管物等要害部门或关键岗位,极易发生权钱易。因其“小”,又不易引起反腐机关重视,其腐败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如果单位领导长期失察,有关方面监管不力,忽视了思想教育和权力监督,一旦认真查处,往往已是“大贪官”。
“小官”也不可小视,小干部官虽不大,却握有实权,直接与基层百姓打交道,腐败行为直接侵害百姓的切身利益,往往使老百姓有切肤之痛,百姓深恶痛绝。对于百姓而言,“小官”就是党和政府形象的代表者。老百姓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来认识和评判党和政府的形象。“一个支部一盏灯,一个干部一面旗”。如果身边的干部个个模范,百姓就相信党和政府;反之,身边的干部贪污腐败,百姓就会对党和政府失去信心和希望。“小官”腐败腐蚀的是社会风气,蚕食的是民众对反腐斗争的信心,损害的是社会和谐之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绝不可小视,切不能忽视或放任不管。
“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因此,我们不仅要防范“大官”大贪现象的出现,而且也要从制度上、管理上、源头上加强对手握实权的基层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同时,要加大查处力度,不管“小腐败”多么“小”,一经发现,严肃处理,才能遏制“小官”腐败的滋生蔓延。其实百姓最关心、最关注的就是党和政府采取什么最有效的措施,清除侵犯百姓切身利益的贪官,铲除百姓身边的贪官“大毒瘤”是最大快人心的。
我有问题请问总理:新一届政府对社会最基层、最底层的“小官”会采取哪些反腐倡廉的新举措?距离您的反腐倡廉运行轨迹的期望值是高了,还是低了?您会采取哪些“反腐风暴”扫除百姓身边“小官”的“毒瘤”?最后就是希望看到总理能在网上开通一个倾听百姓心声的爱民亲民博客,亿万网友在热切期盼着您的光临。谢谢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