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救歹徒的母亲致敬!


  最近,53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歹徒入室抢劫,她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与歹徒斗智斗勇最终占得上风,面对精神崩溃、瘫倒在地的19岁的歹徒,李建华拨打120急救电话,让歹徒得到及时救治。然而,面对在这场遭遇歹徒的危急事件中彰显李建华善良、大爱的行为,却在社会的不同层面引发了广泛的争论。赞成者认为,李建华身上体现出的宽容精神难能可贵,应该得到倡导和弘扬;反对者则认为,李建华善恶不分,她的行为很迂腐。

  3月26日上午,家住威海市环翠区新联巷的李建华外出回家,刚打开4楼的家门进屋时,在楼道里伺机作案的歹徒丁某跟了进来,持刀从背后搂住李建华。出于本能,李建华大呼救命,受到惊吓的歹徒将李建华摁趴在地,朝她的头部、颈部连捅几刀。

  面对死亡的威胁,多年坚持冬泳、身体素质不错的李建华开始与歹徒殊死搏斗。相持过程中,歹徒从餐桌上抄起一把水果刀,朝李建华的胸部全力刺去。但李建华穿的棉衣较厚,水果刀的刀柄却被折断了。这时,精神紧张、体力耗尽的歹徒崩溃了,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央求李建华杀了他。

  见此情形,李建华平息了心中的恐惧,对歹徒说:“你跟我儿子年纪差不多,父母养你这么大不容易,有什么困难我可以帮你,你干吗要干这种事?现在你走吧,我不报警,要么咱们去医院。”受到触动的丁某喊了声“妈”。

  拨打120急救电话后,由于歹徒双腿无力,李建华搀扶着他下了楼。街上的人看到这两个血淋淋的人吓了一跳,问是怎么回事,李建华只是说“家里出了点事”。到了医院,李建华说这小伙子是她的干儿子。直到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区分局民警接到群众报案赶到手术室,李建华才说出了实情。

  关于李建华为什么在去医院过程中未对外说出实情,李建华说:“我没有告诉别人他是歹徒,是怕他走不到医院就被人打死。他犯了错误,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我不希望用一种暴力方式去对待他,就算把他打残废了有什么用呢。我当了很多年的幼儿园老师,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行为去感化他。”

  但是,办理此案的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区分局警察却有另外一种意见:“李老师的善举非常感人,但这是一起严重的刑事案件,她应该告知群众或主动报案,将歹徒在第一时间抓获。”

  不难看出,对于李建华的行为从她自己的初衷、认识,到他儿子以及警察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也就在所难免了。

  从道德层面上,李建华在生死关头用一种母爱和教师的爱心去眷顾一个扭曲的灵魂,这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思想观念,其高尚的情操自无需言表。但如果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对于一切违法犯罪行为,每一个公民都应与其相斗争,更遑论一个刑事犯罪中的受害者了。因此,当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已经危及到的人身、财产安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理应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当然,即使向公安机关报案,对于受伤的犯罪嫌疑人,也应积极施救。只是这一次,李建华用她的善举诠释了善良、宽容的道德仁心走在了无情的法律之前。

  据报载,类似的事件在山东也早有发生。2007年3月,济南市出租车司机刘彦友在制服劫车的歹徒后,主动替歹徒缴纳了住院押金,同样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今天,在我们大力推进法治进程的同时,我们也在着力建设和谐社会,而后者更是比前者具有内在的、质的提升。在一个法治社会中,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是其基本标尺。然而,无论法治程度多么完善,其道德力量对于社会的全面治理都不可小视。

  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仁爱、宽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一种能够震撼人们心灵的神奇力量,更是现代社会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建华的人格光辉无疑光芒四射!因此,我们希望实施犯罪的不法分子依法受到法律制裁的同时,我们同样也要对李建华说一声:“向勇救歹徒的母亲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