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校长、柳老师今天早上要到杭州、我和肖老师一起到宾馆送别。由于得到消息的时间晚,我们9点多才赶到宁波市江东区实验二小,那里有三节公开课还有名师点评和专家讲座,下午我们果然听到了来自北京的语文教育专家吴琳的专题讲座,她主讲的专题是《让学生爱上阅读》。她所讲的内容我很多,,其中有些深有感触,很多观点我很赞同。她在讲怎样指导学生阅读时有几点很值得我学习。
首先她说老师在教学时要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敏感。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思想的魅力,感受表达的乐趣,并从学习中表达智慧,她还特别向我们在座的老师朗诵中学的一首诗《我的自白书》,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让人陶醉,由此可见吴老师语文诵读功底非同一般。
她还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尽力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并竭力引导学生认真去体会,她讲到自己的一个教学案例,她去到西部一个比较落后的县城小学上公开课,遇到一个成绩较差的班级,这个班的学生不爱回答问题,她以课本里的一句话“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为例,如果去掉前半句里的“漂呀漂”三个字,吴老师反复读,也让学生读,让学生听了以后体会这样两句话在表达的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学生在她的引导下,慢慢就有许多人举起手回答问题了,尽管回答不是那么准确,但和老师的感情拉近了,学生在她的引领下,很快就领会了课文的内容。她说这是她一生中成长的一段不同凡响的经历。一个老师不仅会教成绩好的学生,也要会教成绩差的学生。
她说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是第一位的,一篇文章要抓住主要的段落,主要的句子和重点的字词,如《去年的树》中后面的几句话里的“看”字,就很好的体现了小鸟对树的真情和遵守诺言的诚恳,让学生反复地阅读会有效地打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会深受感动,让学生在知识得到提升,在心灵上受到磨练,对学生人格的成长是大有帮助的。
另外她还讲到阅读一定要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老师在上阅读课要有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有较强的资源意识(这里讲的是老师要尽力去挖掘文本外的资源)。
听了吴琳老师的话语我很感慨,由此我想到: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他首先要感谢他的病人,没有各种各样的病人,就没有医术高明的医生。我们老师也一样,没有教过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老师,他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作为老师,一定要多看书,不光看自己的需要的书,还要看有深度的书,要让自己的学识和世界对话。用吴老师的话说是“我们要做一个眼睛不在此岸,而在彼岸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