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一进大学,我们学校的校长就对我们讲现行教育的新创新--学分制.那时听完讲座后,只知道学分制的概念,并不知道其详细的内涵,经过两年的体验,还是在这个圈子里绕着.
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在我们这个二流大学,学分制的实行是在招生扩张后,因此我们正逢其时.学分制的含义不置可否,就是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所修习的科目,但学校还有规定就是必须保证把专业课程的学分修满,在次基础上选修别的科目所获得的学分才是名副其实的.
平日时间,学生很少去上课,即使去上课也是在课程上聊天睡觉.考试前期就不一样了,热情空前的高涨,座无虚席,也许老师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是相当惊讶的,毕竟教学意图在以前是被受冷落的.学生去上课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个时候老师能透露真题,或者在第一时间领会到考试内容,把老师给同学的划的考试范围或考题谨记在心.在获得考试范围之后,就相当于胜券在握,大概在考试前五天就开始对考试阵地发动总攻,每天都在背,背,坚信这种临时抱佛脚可以获得学分,结果是考试的时候,想方设法的作弊--抄袭,把老师支开等等,考完后也就意味着解放,从此把背的东西很快的忘记,学习的课程也不知所云.在最终的学分评定中,那些坚持日常学习专业课程的学生,以其孜孜不倦的作风姿态赢得品学兼优的称号,并且获得奖学金,而那些对学分考核采取变通手法的人,只是刚过及格线,当然也有黑马,那就是他的人缘好或者作弊的手段高明.
是骡子是马溜溜场就知道了.虽然能获得一时的荣誉,但终归要为破坏公平的竞争环境而受到良心谴责,不过也有一种安慰方式就是:虽然我专业造诣能力差,但在别的方面我是很牛的,如果我要坚持学,比你学的还要好.我知道我对这样的学分教育感到反感,因此考前突击,以让自己独立完成考试试卷,对那些坚持认真学习专业课程的学生特别的尊敬,对那些考试作弊的学生表示理解,必竟人家还能在以后的个人简介或者名片中多写一个头衔以表示自己的成绩,满足虚荣.
通过观察,如果把价值中国网的百强评比类比为大学学分教育考试,恐怕情况不容乐观.瑕疵在所难免,不过主流的行为是不会被影响到,春秋笔法的效果将会在我们网民的行为,素质中体现并印证出来,向那些笔耕不辍,把自己的才华,观点流淌在博文的字里行间的作者致敬!
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在我们这个二流大学,学分制的实行是在招生扩张后,因此我们正逢其时.学分制的含义不置可否,就是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所修习的科目,但学校还有规定就是必须保证把专业课程的学分修满,在次基础上选修别的科目所获得的学分才是名副其实的.
平日时间,学生很少去上课,即使去上课也是在课程上聊天睡觉.考试前期就不一样了,热情空前的高涨,座无虚席,也许老师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是相当惊讶的,毕竟教学意图在以前是被受冷落的.学生去上课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个时候老师能透露真题,或者在第一时间领会到考试内容,把老师给同学的划的考试范围或考题谨记在心.在获得考试范围之后,就相当于胜券在握,大概在考试前五天就开始对考试阵地发动总攻,每天都在背,背,坚信这种临时抱佛脚可以获得学分,结果是考试的时候,想方设法的作弊--抄袭,把老师支开等等,考完后也就意味着解放,从此把背的东西很快的忘记,学习的课程也不知所云.在最终的学分评定中,那些坚持日常学习专业课程的学生,以其孜孜不倦的作风姿态赢得品学兼优的称号,并且获得奖学金,而那些对学分考核采取变通手法的人,只是刚过及格线,当然也有黑马,那就是他的人缘好或者作弊的手段高明.
是骡子是马溜溜场就知道了.虽然能获得一时的荣誉,但终归要为破坏公平的竞争环境而受到良心谴责,不过也有一种安慰方式就是:虽然我专业造诣能力差,但在别的方面我是很牛的,如果我要坚持学,比你学的还要好.我知道我对这样的学分教育感到反感,因此考前突击,以让自己独立完成考试试卷,对那些坚持认真学习专业课程的学生特别的尊敬,对那些考试作弊的学生表示理解,必竟人家还能在以后的个人简介或者名片中多写一个头衔以表示自己的成绩,满足虚荣.
通过观察,如果把价值中国网的百强评比类比为大学学分教育考试,恐怕情况不容乐观.瑕疵在所难免,不过主流的行为是不会被影响到,春秋笔法的效果将会在我们网民的行为,素质中体现并印证出来,向那些笔耕不辍,把自己的才华,观点流淌在博文的字里行间的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