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在次贷阴霾笼罩下,全球金融市场前景似乎依然“黑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8日发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下称《报告》)称,过去半年发生的事件显示了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尽管各国中央银行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干预措施,金融市场仍然面临相当大的压力。
《报告》由IMF编制,每半年发布一次。
无独有偶,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此前一日亦指出,全球金融市场前景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过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国经济下滑的影响。“金融市场未来的走势将会如何,目前还没有定论。”
佐立克称,投资银行的一些问题会蔓延到商业银行。
IMF也认同佐立克的观点。
“作为金融地震的震中,美国损失最为惨重。”《报告》预测,次贷危机可能导致美国与住宅抵押贷款及其衍生品有关的损失总额达到约5650亿美元。再加上商业房地产、消费信贷和公司债及其衍生品,潜在损失总额将增加到约9450亿美元。
《报告》认为,尽管最近几年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金融创新,但最近的金融震荡表明,金融创新也是有代价的。许多信用风险转移产品并没有如人所愿地分散风险,相反很多风险最后回落到了银行系统的头上。
其实,金融的定位就是起到信用担保,以及协助做好资源配置,如果越位创新,则肯定会引起问题,特别是当损害信用时,是得不偿失的。
《报告》由IMF编制,每半年发布一次。
无独有偶,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此前一日亦指出,全球金融市场前景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过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国经济下滑的影响。“金融市场未来的走势将会如何,目前还没有定论。”
佐立克称,投资银行的一些问题会蔓延到商业银行。
IMF也认同佐立克的观点。
“作为金融地震的震中,美国损失最为惨重。”《报告》预测,次贷危机可能导致美国与住宅抵押贷款及其衍生品有关的损失总额达到约5650亿美元。再加上商业房地产、消费信贷和公司债及其衍生品,潜在损失总额将增加到约9450亿美元。
《报告》认为,尽管最近几年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金融创新,但最近的金融震荡表明,金融创新也是有代价的。许多信用风险转移产品并没有如人所愿地分散风险,相反很多风险最后回落到了银行系统的头上。
其实,金融的定位就是起到信用担保,以及协助做好资源配置,如果越位创新,则肯定会引起问题,特别是当损害信用时,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