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场所。但前提是充分的市场化,充分反映国民经济状况。而国内股票市场即不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也不是社会资源优化培植的场所。被赋予的是承担和支持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难题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市场。国民经济连续20年高速成长,经济基础和发展前景在全世界首屈一指,但长时间走熊,和国民经济发展完全背离。
全流通,只是刚刚理顺公司治理、大小股东的关系,而这个最基础、最基本的条件到现在还远远没有结束。中国股票市场是典型的“政策市”,人所公知,不需要解释。
从中国经济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根本不需要救市。但同样面临股灾,每个国家的资本市场面临的制度建设任务却完全相反。比如:美国金融市场动荡是因为管制过少的话,那么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问题是管制过度。
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政府应该推出救市措施。但现在救市,要平衡内地和香港市场和香港期货市场,特别外资在内地和香港市场的进出。最关键的是利益,要充分利用因资金链条绷紧而急于流回本土的外资在不恰当的时间流出,要给内资创造充分的抄底时机。
5个月暴跌50%,无论如何,都是不正常的。市场真正的系统性风险,却来源自政策。风险必须制止,而不能愈演愈烈,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政府应该推出救市措施。
保护国家利益和投资者利益,是衡量“救市”与否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