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灾难当作一个起点
(修改后刊发于5月19日《新京报》)
大地为什么裂开?此乃“天问”,一个泪流满面的中国,一段举国泣血的日子,中国仰天而问,中国举国哀悼。
章诒和老人说:“灾难和灾民也在拯救政府和国民,让权力学会靠近人性,叫人心学会仁厚悲悯。”学者朱学勤写道:“圣火应该停一停,国旗也该降一降,就为黎民百姓降一次吧,他们不是伟人,只是遗骸,遗骸千万,只是无言。”《南方都市报》发表悼词:“祭奠你们,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儿女。你们身心忍受的极致痛苦,都是我们必将牢牢记下的心灵之债。我们惟一能偿还的方式,就是将灾难当前的人性和制度刷新。固化为我们全社会的常态,成为我们迈向未来的新起点。”
我们哀悼死者,为亡灵默祷。爱中华者,当为中华哀,为同胞哀。天府沃野的川北山河顿成人间地狱,那一片废墟、尸骨和伤痕累累的故土,铁石心肠者也为之动容。你们走好,向日葵下的父老乡亲和孩子,5月12日,面对这一页日历,上帝也在哭泣,在那遥远的天堂,传来你们动听的川北乡音。愿你们安息长眠,请放心,满目疮痍的家园会有大地春回的一天,孤儿和鳏寡也将凭着生命的韧性站立于天地人间,生活必须继续,而生者将永远铭记住你们曾经鲜活的容颜和临终的苦难。
是的,在五千年来第一个为普通人设立的国家哀悼日里,我们的泪水夺眶而出,以国家的名义哭泣,更重要的,以人的名义哭泣。
灾难中,我们也看到了希望之光华。国难当头,军人不畏生死,英雄主义的光焰令人倍感敬意;灾区普通人在关键时刻舍己救人、置一己生命于度外,昭示真善美的人性。
我们欣慰于中国政府此次在应急灾难、组织救援和新闻公开方面获得的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极高评价。迅速而透明的灾难处理也让人看到执政者方式的演变,在这次地震灾难中,从一个喜欢掩盖灾难报道的政权演变成一个对民众需求更加负责任的政权。目前不敢断定这场悲剧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中国,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媒体获得空前自由报道和人道主义工作,中国人将比以往更能够评判他们领导人的诚恳表现。这一次,电视直播及网络真实地报道令人心碎的画面、惊人的救援、谦卑的援助请求。
在北京出差时经过西单,图书大厦门前长长的队伍为灾区献血,队伍那么长,太阳那么烈,因为献血的人实在太多,只好宣布只接受O型血。久违的正面情绪回到了中国社会,正气、善心和公民精神一点点被激发出来。灾难不只考验政府,也试炼着中国的公民社会。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把在灾难中一点点回归的善行作为新的起点,重建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重建一个国家爱的伦理。
中国人喜欢说“化悲痛为力量”。如果真的想化悲痛为力量,就把这场苦难化为一次洗礼、一次救赎。你和我,每一个中国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身处震区的人、靠近震区的人、远离震区的人,只要是拥有某种资源的人,都以各自的方式加入救援的行列。从现在开始向死者致敬、对生者负责。
中国富人,不管你笑傲于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还是逍遥于夜总会的歌舞声浪中,你的冷漠将不能被良知饶恕。很久以来,你们不是要求政治权利吗?你们不是想戴“政协委员”的红顶吗?现在,是你们担当的时候了,你们要学会和苦难的中国一起守望。你们的财富都是来源于民众,当民众有难时回馈社会是一种义务。为什么一向牛气冲天的地产商在灾难发生后的表现令全中国人失望?为什么灾难中最先闪烁的人性的火花都源自于善良的普通民众而不是30年改革开放的先富者们?强大的能量与决心是中国政府救灾的强项,但政府既非万能,也不可能长期集中力量于一区一事。在灾害抢救上,国家力量绝对是先行且主导的,但在重建中,民间的企业与非营利组织才是关键。中国富人,这场灾难是你们担当国家道义,构建公民社会的机会。
中国官员,面对地震造成的已经超过3000亿元的经济损失,请你务必叫停名目繁多的“牡丹节”、“茶叶节”、“茉莉花节”、“风筝节”、“民歌节”等等,这些成千上百的打着“地方文化”和“招商引资”的名义而开展的节庆活动无一不是对基层民众创造的社会价值的挥霍和亵渎。这些节庆该节制了,该停止了,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为了不辜负九泉之下死于震灾的数万亡灵,停止贪婪无度的经济开发,摆脱大跃进式的发展模式,终结腐败,终止一切政绩工程对社会财富的惊人浪费和对百姓利益的损害,告别物欲至上的人生信仰,重建同情、公正、敬畏的道德伦理,这是对生者的负责。
中产阶级,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领养一个地震孤儿,为什么不去做呢?自己生一个小孩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感受,而如果领养一个在灾难中失去双亲的孩子就是担当了中国的苦忧。
从此以后,把学校的教学楼建得更坚固一点。最为坚固最为豪华的建筑不能总是垄断公共权力、垄断公共资源的政府大楼、法院大楼、银行大楼、电业大楼、石油大楼、电信大楼、铁路大楼、烟草大楼等等,请把有限的财力优先投入到最应该投入的学校和医院,请把最为安全的环境与设施让渡给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从此后真正变为中华民族的生死誓言。
没有必然证据表明汶川地震与长江中上游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关系,三峡是否改变了地质和气候尚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论证,但是,汶川地震和年初的华南冰雪灾害,乃至整个自然界出现的反馈信息,却在强烈地暗示着每一个中国人,请敬畏天地,请尊重自然。人是弱小的,天、地、人三者之间必须真正抵达和谐。
不遗余力地救灾吧、捐助吧,一起捋起衣袖重建家园吧,凝望父老乡亲们蒙上厚厚灰尘的脸颊,倾听刚刚从无边黑暗中死里逃生的孩童的哀啼。在灾难中完成一个民族的救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需要以信仰力量为支撑、以制度承诺为指归的。所以,自己的丰功伟绩一定要低调处理,不要试图让人民感激涕零,不要再在表彰大会上煽情地唱主旋律赞歌,少几句“地震无情党有情”的口号,多几句类似温总理“是人民养了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的鞭策。你做得高尚,人民自然爱戴你,历史永远铭记你,而在一个民主国家,这是一个政党获得选票的基础。
当八月奥运举办时,灾区必然还是百废待兴,届时是一边庆祝一边流泪呢,还是可以探索重建家园与举办奥运相结合的恰当方式?张艺谋先生原来的豪华版剧本有无更改的弹性?一定要记住,全世界都会以灾区的重建,而非奥运的金牌数来衡量中国;全世界都会以执政党对人民的爱,而非奥运会面子工程的排场来检验中国。
灾难里孕育着社会进步的可能,灾难也可能拆解原来的社会对立与藩篱。那么,就把灾难当作一个起点,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