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周茂东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十三期撰文《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践》中指出: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模式: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基础
影响高等教育的运行环境和运行机制,来自于三大基本力量—政府、社会、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主体,也就包括了政府、社会、高校三大部分,而这三大部分是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共同协调的整体。因此,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就尤其重要。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质量管理模式。常见的构建模式可分为三种:质量保证模式、质量控制模式、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学院在构建“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时,重点抓了两大基础性工作:一是正确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学院通过多次的教学质量观念的大讨论,明确了“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三全一参与”的指导思想。全体师生牢固树立了四大观念:1、全面性观念。2、全程性观念。3、全员性观念。4、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观念。二是构建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内容平台。构建了以突出教学输入、教学过程、教学输出为重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平台,并将教学质量管理的三大过程的相关因素作为主要监测点,加以重点管理和控制。
二、输入管理: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核心
1、市场需求分析及学校定位
2、学生分析
3、教学条件建设
4、制度建设
5、教学资源建设
三、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关键
1、教学设计与研究
2、教学活动
3、教学管理
四、输出管理: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根本
1、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
2、毕业生跟踪调查
参考文献:
[1]童康.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探究[J].高教探索,2007,(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S].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