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使‘计划管理’展现神奇威力


抗震救灾使‘计划管理’展现神奇威力

/汪华斌

这两天,碰到几个生产安置房的厂长;对最近的生产大加赞赏,说产量超常几倍;竟然整个系统正常,而且质量也合格;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回到完全计划管理的模式,使人看到计划管理的神奇威力。

是啊!汶川大地震,给中国人民造成了灾难和巨大损失;然而从我们抗震救灾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却创造了很多世界奇迹。看我们那‘全国一盘棋’的调度与运作,那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效率与作用。从我们抗震救灾的规模与能力看,恐怕第一世界的国家也要瞠目结舌;通过全国分流伤员,我们已见识了计划管理的作用;再看这次安置房的生产,那更是计划管理的神奇威力。是啊!这创造世界奇迹的,竟然还是我们中国人习惯的‘计划管理’;这沉默了多年的计划管理,竟然因为地震而再次发出了耀眼的光辉。

是啊!计划管理虽然是我们计划经济时代的行为,但它却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结果;我们中国人习惯于‘计划管理’,是因为长期文化的沉淀。看我们的大运河,是计划管理的结晶;再看我们的万里长城,它同样还是计划管理的产物;计划管理发扬光大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又促进了计划管理;就这样,计划管理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了;因为我们愿意计划管理,而计划管理也能使我们创造奇迹。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计划管理中进步和遐想;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所有管理行为全部是计划管理。谁知随着管理的进步,世界上竟然出现了两种体制的管理模式;从而产生了管理文化的挑战,计划管理和自主管理。由于计划经济使我们没有摆脱贫困,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在我们引进市场经济时,当然也发现了自主管理的魅力;于是我们同步引进了自主管理。谁知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组织的计划管理与自主管理的较量中,竟然是计划管理胜利了;因为我们中国人不习惯自主管理。是啊!当我们面临自主管理时,好像有太多的权力没有;所以目标成了我们自主管理的形式主义,结果放弃了自主管理。

是啊!当我们怀疑计划经济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后,我们同步对自主管理寄予厚望;于是我们全面复制市场经济和自主管理。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快速发展生产力,使我们中华民族尽快挤进世界民族之林的前面。

然而可惜的是,我们从计划管理中走来;竟然对自主管理茫然了。看我们的政府对企业全面放权后,竟然权力还是只集中在企业负责人的手上。由于当初听命于政府和主管部门,现在全面归企业负责人的自主决策了;由于企业内部还是计划管理的模式,结果企业负责人‘专权’竟然成为我们市场经济后很长时间内的特色。

‘专权’的结果是什么,国有资产的全面流失;‘以权谋私’成为主要特征。对上无所畏惧,对下为所欲为。看我们这时期的下岗,理由虽然是千奇百怪;但核心却只有一个,那就是领导不喜欢或有矛盾的人。

此外。‘专权’的最大特点是生产力停滞了,因为我们长期听命于上级;而领导并不是胡思乱想的指挥;因为专业管理的原则,上级部门还是一些相当专业的人。到了企业自主管理的时候,这些昨天还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企业家;突然要自己自主决策很多专业化的东西,别说没有决策能力;就是有很多自己懂都不懂。于是不懂要装懂,所以瞎指挥成为‘专权’的主要特色。看我们‘专权’时期的国有企业管理,除了私利对领导有利和任人唯亲外;很多管理案例在管理学上是莫名其妙,所以国有资产快速流失和管理蜕化。这样的结果又加重了企业内部的打击报复,结果出现了下岗六千多万人的世界奇观。这不是自主管理的错,而是我们放弃了计划管理的结果;使我们的生产力全面倒退。

是啊!管理是一个需要底縕的过程,不是有了权就是实现增值的过程。看我们改革开放中上台的年轻人,除了肆无忌惮的胆大包天外;还真的找不出奇才怪招。因为管理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以天才管理实际也只是一个论资排辈的过程。是啊!管理既不能复制别人的成功,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套用;它是一个时间与空间的产物,需要经验又要能力;所以管理成功也没有固定的途径。

正因为如此,中国人不愿意多动脑筋;习惯于计划管理最简单。‘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此外我们中国人习惯于‘官本位’,所以计划管理更能体现领导的权威;我们曾经取消了企业的行政级别,结果我们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竟然有恢复了。因为计划管理就是一个按级别发指令的过程,没有级别我们又如何能管理呢。看现在我们也说‘自主管理’,那只是对待QC小组这样的活动上;而对其它的任何管理,我们还只适合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看来是中国人的文化了,因为我们中国人习惯和喜欢计划管理;使地震使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计划管理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