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举国进行的抗震救灾工作中,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洗礼的中国和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令整个世界为之赞叹不已。的确,自灾情发生至今的18天里,我们中国人在抗震救灾战斗中的表现的确成为了最可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此次的汶川大地震是我们建国以来最为惨烈的一场自然灾害,也是灾情最为严重、状况最为复杂、波及范围最为广泛、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与此同时,在抗震救灾中我国人民创造出的诸多之最也令整个世界惊叹。这里仅通过一些不同侧面的“史上之最”,来佐证在此次灾难面前中国所发生的奇迹。
灾难发生后,最高当局的启动之快堪称之最。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在灾区通讯完全断绝、灾情全然不明的情况下,温家宝总理在灾害发生后不到两个小时就登上了开往灾区的飞机。在灾情发生的前五天,温总理始终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了解灾情、指挥抗震救灾。随后,国家主席、多位政治局常委都先后亲赴灾区了解灾情、慰问灾区群众、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对于抗震救灾的有利开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种情况不仅开创了中国的先例,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为整个世界所称道和敬佩。
灾情就是命令,军队动员之快、之多堪称之最。中国人的物资生活总体上讲还不是非常充裕,但安全感却是很高的,其原因就是我们拥有一支坚不可摧、忠实于国家和人民的子弟兵队伍。每次灾难来临,我们的百姓坚定的信念就是:解放军会来救我们的。此次大灾来临,还是这支军队冒死救援,共有创记录的十几万大军开赴一线,各大军区、海陆空各大兵种,军队和武警、民兵预备役各路人马实施了立体大救援,在交通阻断、情况万分危机的情况下,几百架军用飞机、上万人的空降兵部队腾空而起。用老外的话说,中国军队在救灾中所展示出的作战能力和军事素养,向整个世界昭示:这是一支战斗能力极强的军队。
让国人知情,媒体全天候的及时、透明效应堪称之最。按照以往的习惯,我们的媒体总是报喜不报忧,报喜是实时的,报忧总往往是滞后、打折的。而在这一次的抗震救灾报道中,我们的媒体向世人展示了其全新的形象,以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的各大媒体,在灾害发生后的几十分钟内就发出了新闻报道,随即启动了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滚动播出。使各级政府及时了解灾情、了解最高当局的精神、了解自己的职责取向;使百姓也能够及时知晓灾情的严重情况,稳定人心,防止谣言惑众,并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抗震救灾;同时也使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所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为及时争取国际援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次抗震救灾战斗中,媒体作用发挥的极为充分,功不可没,其效率之高、反应之快、报道之深入也是史无前例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协同救灾默契、得力堪称之最。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是西方世界所攻击和诋毁的对象,在此次抗震救灾中,这种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得到了极大的弘扬。灾区有难,中央一声令下,各地紧急行动,救治伤员在本地有些不堪重负,马上向各地分流,情况立马得以解决;灾民的帐篷及周转房短缺,全国的相关工厂开足马力生产;灾后重建工程浩大,中央总指挥部号令一下,各省分片包干,问题解决顿时指日可待。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制的好处,在平日里很难凸现,而当遇到如此大灾之时,就会充分地体现出来。
血浓于水,国人心系灾区,慈善募捐规模之大堪称之最。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有人曾经担忧:物质条件好了,精神追求降低了。而在此次的抗震救灾战斗中,亿万中国民众在严重的灾情面前,没有退缩,没有恐惧,他们积极地行动了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血献血,央视的那场催人泪下、令人奋进的“爱的奉献”大型赈灾晚会,引来了那么多充满爱心的人士慷慨地向灾区伸出援手、献上爱心,现场募捐款额达到了空前的15亿多元。到昨天为止,国内外为地震灾区的募捐款物总额已经达到了340多亿元,这个记录当然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它是国人及外国友人圣洁心灵的真情表露啊。
中国是世界的,主动寻求国际援助的开放之举堪称之最。多少年来,中国人习惯了依靠自己的力量,习惯了在孤独中前行。更何况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国力有了空前的实质性提升,灾害虽然严重,但在今天强大的中国面前,战胜它当然不是问题。然而,我们却没有简单地单纯从经济上考虑问题。中国是世界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当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发生了灾难需要救助时,我们从来都是义无反顾,如今中国有难了,当然也要让我们的朋友们了解,他们的援手我们当然要接纳。于是,在此次大地震之后,我们立即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希望各国支援中国的抗震救灾,这与其说具有经济上的意义,不如说更具有政治上的意义。这一开先河的举动向国际社会进一步表明;中国是开放的,是国际社会的一员。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救援队、医疗队、救灾物资,我们在内心感谢的同时,也为我们祖国的广阔胸怀而充满了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