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平的十大奥运黑色幽默和奇谈
最近,
细读
第一大幽默——“藏独”份子竟成了的中国藏民族政治代表!
“一路上,支持北京奥运的海外华侨、留学生与支持“藏独”的人士频频发生冲突。象征和平、团结的奥运圣火,想不到竟如此灼痛了中国汉藏两个民族、中西方两种文化”
问题是,这些藏独分子能在政治上代表中国藏民族么?那些海外华侨、留学生是否就一定是汉族人?是真的灼痛了汉、藏两个民族,还是发生了分裂和反分裂的斗争?否则根本谈不上灼痛两个民族的说法啊,是典型的故作深沉和荒谬。
而且,这些“藏独”分子们得罪的又起止是一个汉族,他得罪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同样,他们也给藏民族带来了耻辱。而这些,
这是典型的黑色幽默,而
第二大幽默——围绕奥运圣火的冲突居然是“文明的冲突”。
圣火居然能灼痛两种文化,想不到啊~!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在
第三大幽默——伟大的方向经不起受辱后的坚决反击的冲击,是奥运会给了中国人民一个结束是游离于“世界文明主流”境况之外的机会。
哦~,明白了,
第四大幽默——是中国人糊涂而不是西方势力用心险恶,不是“别有用心”而是“别有怀抱”,不是为了让我们“坏”而是让我们更“好”,是我们太不了解西方的良苦用心以至于对不住人家的好意了。——
“但我们未能清醒地意识到,世界各国人民、大众传媒、NGO(非政府组织),包括某些别有怀抱的政治势力也会借助奥运会,对我们国家的治理方式、处事习惯议论纷纷,并且期待我国在举办奥运会过程中民主、人权、法治会有明显变化。”
原来如此,是我们自己不懂事,而不是人家心太坏。唉,国人愚蠢哪,还是
第五大幽默——不一样的《河殇》观,张朝阳否定皇甫平赞赏。
同为中国名人,作为政治
太平洋来千古不息的蓝色波涛,一直在默默地召唤这个躺在大陆上的古老民族……
我们正在从混浊走向透明。
我们已经从封闭走向开放。
千年孤独之后的黄河,终于看到了蔚蓝色的大海。”
这是肯定和赞赏的语气。
而作为网络名人张朝阳则很不以《河殇》为然。作为奥运官网的首席记者,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在中国最流行的两个自我批判的作品是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以及电视片“河殇”。河殇甚至从古希腊去寻找西方发达的深层原因,把西方文明定义为开放进取的海洋蓝色文明,而把中华文明定义为固步自封的黄色文明。现在看来,这两部作品是极其肤浅的,反映了生活在美国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艰难的心路历程和崇洋情结。”
对比对比吧,确实是非常有趣啊。
第六大幽默——晕啊,
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可是
“奥运会与WTO一样,既帮助中国分享人类普世文明的红利,同时也体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要求,而非中国一己之意志。世界上没有免费搭载的国际体系便车。”
奥运也是政治!
唉,唉,
第七大幽默——
有个笑话。一个人在海边旅行,在旅馆度夜后,把自己的马给丢了。围观的开始同情,继而抱怨丢马的人。有人说,你怎么不看好自己的马?有人说,你到海边骑什么马啊?找事啊?有人说,你把马栓错地儿了才弄丢的,如果你栓对地儿了,马还会丢吗?丢马人气愤的说“先生们,你们说的都对。可是,你们不去指责小偷却奚落一个丢马的受害者,这难道公平吗?”
应该说,
他在对西方批评的结论处说——“许多中国年轻人不能原谅西方一些媒体和NGO,因为它们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迎接奥运会的热情,也极尽讥讽。在奥运会的组织细节上,我们极尽地主之谊,虽然对国际惯例运用起来还有点生疏、笨拙,经常好心办傻事,但毕竟代表着中国人民与世界文明主动对接的尝试,其中包括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但我们的诚意与种种努力,却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遭遇一些西方人士的围追堵截,这不宽容,更属不智。”
不过,紧接着,话头一转,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大家以世界公民的胸怀,去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学会在多元的环境下和谐相处。中西方之间的文化隔阂之墙,需要从中西方两面来拆。我们自身的做事方式,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方式、表达方式,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问题是,围绕奥运圣火发生的冲突,高傲的西方文化霸权才是挑衅者,中国则是受辱者啊。不错,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是从西方文明而来,可是我们却看不到这些高傲的西方文化霸权哪里有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超越”,“世界公民”的胸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多元的环境下和谐相处”的奥运精神。对于这明知故犯、挑衅意味深厚、敌意深沉的西方文化霸权,是不是
没有,
这真是奇了,中国人无辜受辱,却得反思认错。说皇甫是偷马故事里的看客,可没有冤枉他。
第九大幽默——政府不够尊重藏民族的精神需求!
真是这样吗?套用
显然,即使是皇甫平,他也知道,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宗教,中央是一直无微不至的关怀的。但是,他却不明白或者不想明白,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并非中国错了,而是有西方的恶意攻击在。所以,还是不要再苛责中央了,还是多向西方文化霸权灌输下您的伟大思想吧,教育他们不要再侮辱中国人,不要再太招致中国人的不必要的反感。
第十大幽默——中国应该感恩而不是仇恨,否则就无法成为国际社会上“值得尊敬的一员”。
看到这里,我就更不明白了,究竟该感谁的恩?过去我们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产党”。但是,在文章最后希望中国人做到“感恩”和“谦卑”的皇甫平,显然提到的感恩不是针对国内而言的,他的指向在国际。这就让我真不知所云了,奥运吗,是否这就是
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不知道今天的事情是不是特例,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曾经主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和城市在获得奥运主办权后都是如此:感恩和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