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有近30年了,不过中国人在市场经济的方方面面的知识,还有待于一次次的亏损造成的教训,甚至是血的教训才能补足。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有吃一智,才能长一堑。股市就是如此,一次次的牛市,必然导致比上次牛市更大规模的投资者开户,更大规模的资金入市买票,制造泡沫,与狼共舞,刀头舔血,当泡沫破灭,股市自然就成为万人坑,一个个斯大林格勒、中途岛战役把没有经验的投资者的资金大量夺走。
楼市同样如此。中国全国性的楼市泡沫破灭给全国人上一课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过,所以一片盲目乐观之下,目前已经无力回天了。房价的大跌是不可避免的,对经济的巨大杀伤是不可避免的。
外资热钱对中国楼市的投资是一些糊涂的傻老百姓坚定看涨中国房价的理由之一。事实上,在美国一两年短期减息,中国缓步加息之前,人民币的利率一直是低于美元利率的,美元换成人民币进入中国,是要损失机会成本的。更何况,各位读者,请你们设想一下,考虑到目前人民币开放汇率以来,平均每年对美元只不过升值5%左右,假如有个国家的货币对人民币每年升值5%,你们会不会把钱转到这个国家买房产?这5%这么吸引人吗?如果本币升值,房价就要涨,为什么美元对欧元和英镑等贬值近60%,为什么美国的房价也是涨的?为什么日元从1990到1995对美元一直是升值的,在此期间日本房价却暴跌?
不管怎么讲,确实有一些外资在国内买进了房产,但显然这些资金并不想在中国在2050年成为中国发达国家之后才离开,因为到时候土地使用权期限就到了。而最近,就有一些外资在整体性抛售中国的房产。
1、李嘉诚间接抛售上海楼盘。
李嘉诚旗下的上市公司,和记港陆,最近以44.38亿元人民币(约合49.57亿港元)出售位于上海长乐路的“世纪商贸广场”写字楼物业。2005年,和记港陆以3亿美元的代价购入该物业,转手之间预计收益为21亿港元。和记港陆为李嘉诚旗下以从事物业销售和投资为主的公司。世纪商贸广场位于上海市长乐路989号,近常熟路,是一幢40层高、总建筑面积为9.83万平方米(包括204个车位)的甲级写字楼。以此来计算,世纪商贸广场成交价约45000元/平方米。根据高力国际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甲级写字楼平均售价在51000元/平方米左右,而以世纪商贸广场所处的位置来看,其单价明显低于市场售价。
2、摩根斯坦利整体出售酒店公寓。
最近《东方早报》报道,摩根斯坦利计划将其在上海投资的第一个项目“锦麟天地”酒店式公寓出售,报价11亿元。这是大摩第一次将上海持有项目出售。此前5年来,该公司都是只买不卖。该楼盘单价约55000元。
3、花旗跃跃欲试。
同样是《东方早报》的那篇报道,花旗也正酝酿将一处上海住宅物业出手。
摩根斯坦利和花旗我其实是很看不起的。而李嘉诚就不同了,老李对市场的把握太了不起了。李嘉诚的企业在1958年销售收入是1000万港元,盈利为100万港元。如果他一直老老实实做塑胶生意,怎么可能成为华人首富?他在世界油价只有约10美元/桶的时候,买进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在电信泡沫最大的时候,抛售欧洲的橙电公司,一笔交易就赚了1000亿港元;在1966年左右,香港因内地文革,导致大量港人抛售股票和房产离开香港时大量买进;在去年航运价格几乎最贵的时候抛售中海集运,没几天代表航运价格的波罗的海指数就大跌近三成。去年本来我看到巴菲特出清中石油,就买了中石油的认沽权证。可惜中海集运没有认沽权证,要不然我肯定跟着老李做。所以和记港陆以明显低于市价的价格整体性抛售上海楼盘,是个不可忽视的信号。
轻轻地我离开了(中国楼市),正如我轻轻地来了,轻轻地挥挥手,带走一堆人民币。热钱从来就是为了获利而进出国际市场,特别是为了短期的暴利,这种暴利往往建立在当地市场的掠夺和破坏之上。日本的房价泡沫破灭,东南亚金融危机,无不有热钱的兴风作浪。这种资金当撤退时,会非常坚决果断。今年3月25日的《第一财经日报》报道,3月24日日本国土交通省发表的2007年日本全国地价报告称,到2008年1月1日止,日本全国的住宅用地平均价格比前一年上升了1.3%,商业用地价格上升了3.8%。但是同一天,日本部分全国大报夹送的广告纸中,东京多摩地区新落成的高级公寓楼大幅降价三成的红色广告,令房地产商们跌破眼镜。多摩地区是东京的新兴住宅区。去年11月刚刚落成的大型公寓楼,不仅紧邻轻轨车站,而且全部精装修完毕。大楼刚落成时,使用面积66平方米的房型售价是3180万日元(约合212万元人民币)。仅仅过了四个月,房产开发商突然宣布大幅降价890万日元,房价一下子变成了2290万日元(约合152万元人民币),降价幅度高达近30%。但日本不动产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土屋隆一向表示,最大原因是海外投资基金饱受次贷危机之苦后,抽逃资金撤离日本,抛售楼盘所致。从这个案例,也可以对比一下,相对于东京人的收入,和使用面积66平方的全装修房,价格是152万人民币,上海呢?
买进的中国房产,迟早会抛售的,这是悬在中国楼市上的达摩克利斯剑。现在因为外汇管理局及银监会监理没有完善的截堵热钱的手段,外资不断涌入,央行不是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而是被迫放出基础货币,为了对冲,不得不发大量央票,为了节省成本,于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也是今天股市大跌的直接原因。为了减少这种压力,于是人民币是负利率,于是每天中国居民的钱都在贬值。
但是热钱一定会离去的。
客观地讲,李嘉诚间接抛售的楼盘仍是被外资买走的,而黑石最近第一次进入中国买楼。这就好比美国的次级贷,招行当年也买进了,但在危机暴发前的2006年就抛光。高盛应该也曾买进,但在出事前了结,而花旗、汇丰、瑞银、贝尔斯登、雷曼等则大量持有。起码目前有机构在整体性抛楼。并且一定会有集中抛售的时候。投机性的热钱(以及炒房团、投资客)占市场的比例越大,对市场的冲击也会越大。
摩根斯坦利和花旗的抛售,原因无外是获利抛售及收回资金救国内的火。
有人认为中国政府会托住楼市,避免楼市泡沫对经济的破坏。这里建议参考:《房价必跌,政府无力也不可能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