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则天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


 

            台湾版序言

 

    拙著《蒙曼说唐——武则天》在台湾出版,蒙麦田公司邀请,写几句话给台湾的读者朋友。台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对我来说还仅仅是梦中风物,未得亲瞻其仪,但接到这个邀请后,我便一直悬想:台湾的读者,究竟是些怎样的人呢?他们又为何非要在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中,独独选择我的这本《武则天》呢?

    记得大约在二十年前了,大陆、台湾和香港差不多同时推出了以《武则天》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三部片子的插曲也都在街头巷尾风靡,让少年时代的我耳熟能详。当年热衷于品评三剧的优劣,现在回想起来,倒分不清彼此了,只觉得依稀相似:在一些固有的事件铺陈和或多或少的艺术想象之外,它们难道不都把视线对准了阴沉诡谲的大内吗?所有的梦想、阴谋和爱情都在这里搬演;而最后的慨叹,不也都落在儒家传统中女性创业的艰难和皇权对人性的戕害上吗?这种影视作品的相似性,可能正是文化同源的缘故吧。虽然现在总体生存环境有异,每个人的经历更是千差万别,但是,说起传统,说起背负着传统的男男女女,我们之间原本没有太多的隔阂。我就拿这种文化上的共性来定位台湾的读者朋友,因为有对传统中内外秩序、男女分别、阴阳定位的共同认定,我们才都会带着惊奇的眼光打量这个离经叛道的女子——武则天何以能够突破如此众多的障碍,成就一段千古帝业呢?她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想,根植在我们心中的传统文化固然是孔孟老庄开创的,其实也是武则天开创的:看看武则天,你才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究竟有多大;你也才能领略,中国传统女性的能力究竟有多强。我们正是靠着这种文化的宽容与张力和前人的坚忍与奋斗才走到今天,我们也将带着这样的基因接着走下去。

    拙著所企望的,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存在于我们共同记忆之中的传奇女子,分享存在于我们共同梦想中的煌煌盛唐,也分享存在于我们心灵深处的文化感悟。我写出了自己对武则天的理解,诸位读者朋友又会读出什么呢?有人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其实,任何一部作品,一旦出版,也就有了自身的生命,非复作者所能控制了。现在,由我手边诞生的这个新生命正在接受着台湾读者的评判。至于我本人,只能在万里之外的北京,惴惴地守望,守望她,也守望着万千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