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青年时我一直在想,有没有一本书让我百看不厌,当时看了《伟大的历程》、《西行漫记》、《林海雪原》、《红楼梦》、《水浒》、《史记》等等,都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目的。后来在旧书堆里我看到了恩格斯的《从费尔巴哈到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好多内容没有看懂,估计连懂了30%都没达到,但是没有看懂的问题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想弄明白。到高中我学了哲学,又看了马克思传、恩格斯传、列宁传、黑格尔传,才搞明白我多年思考的问题。原来哲学书就是百看不厌的书,每读一遍都有新的体会和感受。从此,哲学与我结缘,哲学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事业不顺利时,哲学可以鼓舞士气;事业顺利时,哲学可以让我保持清醒的头脑;工作中遇到难题,哲学可以给我开窍;文章写不出来,哲学可以给我开拓思路;睡觉前看哲学书,我可以睡得更香;早晨醒来看哲学,我的一天精神很爽。哲学恋上了我,我也离不开了哲学。1984年参加高考的时候,我最想报考的是哲学专业,但是录取却上了工科,原因是理工科没有哲学专业,哲学专业在文科。没有办法,这一生我只能依靠自学来钻研哲学了。在大学时我就学完了哲学本科专业的主要课程。别人认为抽象乏味的哲学书,我看起来往往废寝忘食乐趣无穷。
(二)
哲学,无所不包,无所不含,有海一样的胸怀,像宇宙一样深邃,诗歌的比兴、历史的沉思、地理的优美、美声音乐的高扬、流行音乐的抒情、古典音乐的深沉、人 生的大彻大悟在哲学中都有应和,哲学是心灵的家园。思考很久突然豁然开朗弄明白一个哲学命题,明天再思考又会有新的体会和感悟,可以无尽的思索,放开去遐想。我在与哲学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探讨哲学问题,可是这些高知们与却想得很不同,我感到他们对哲学的理解与我相比有很大的区别。我把哲学看成人生、看成生命、看成思考、看成探索、看成关爱、看成宇宙,他们把哲学看成专业、看成饭碗,虽然令我困惑,但是深思后又可以理解!哲学博大精深, 只有认真思考,仔细钻研,独自品味,不断探讨,才能体会出哲学的内在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