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节能减排产业联盟成立
6月20日-21日,住房保障与节能减排共赢发展论坛暨灾后重建优选技术交流会在北京举办,国务院有关部委及各地市建设主管部门的领导、部分分管城市建设的市长、科研设计院所的领导和专家、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及房地产开发和建材部品行业的代表、中外投融资机构、欧盟商务采购团、中央各主流媒体等200多个单位参加会议,会上隆重成立了中国建筑节能减排产业联盟和中国城市住宅产业理事会。光芒、清华阳光、德利阳光等太阳能企业作为联盟发起单位参加会议,并担任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单位等。
这次由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部科技委、全国市长培训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支持,由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城市住宅》杂志社等单位主办。
两院院士、原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说,住宅保障这个题目很宽,是解决我们社会整个大问题。我们现在已经不完全是孤立的规划设计专业技术或者产业问题,是庞大的社会工程,一定要解决社会工程问题,把我们国民社会经济和水平提高到一定的阶段。特别是四川地震以后,要活下去,活的更好。如何实现,还是有不少的问题要研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做了发言说,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减排的战略重要内涵,也是我们国家三大节能中的重点领域,即: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今年4月1日新颁布的节约能源法专设一节,对建筑节能一系列重要制度做了规定,贯彻落实好这部法律法规,必将对建筑节能工作具有重要深远的影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军围绕灾后重建做了发言。他说,经过调查,灾区房屋真正损坏的原因有这几方面。一是有些房屋结构构建连接不好,就是支撑架长度不够,一晃就不行。二是有些没有考虑抗震强度。三是有一些地区做的地基失效,四是施工质量比较差,好多墙体材料很差。现在建研院已经派专家在德阳、滕州、绵阳,跟当地科技厅一起建了三个科技示范安置项目,包括老幼孤残点,包括学校。张军说,恢复重建一定要建立在科学评估基础之上,规划先行。
全国市场培训中心院长王忠平认为要建立规划防灾机制,尽可能把新城镇城市不要放在地震带,还要老城镇城市领向安全方向问题,也要把安全系数要充分考虑到位,这样从社会宏观角度讲,才能使人员伤亡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围绕规划建设管理,对地方各级政府领导,包括村民自治组织领导的培训,还处在空白或者半空白状态,所以我们建议逐步把领导链培训纳入到市长培训体系来,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城乡统筹规划建设管理来搞好领导链的培训。
北京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协会理事长罗运俊说,过去我们提到太阳能和建筑结合,我感觉这种结合非常不够,这是一种表面的结合,我认为应该是一种融合,互相的渗透,使得搞建筑的懂太阳能,搞太阳能的也懂建筑。比如很多建筑构建原来就是保温的、隔热的,我们有很多太阳房,互相渗透才能把我们国家的太阳能和建筑真正结合起来。下一步北京市规委和我们协会,一些企业,正在制订一个规范,中高层楼房如何设计,采用什么方案,如何供水,并且设计出来安全可靠,因为太阳能热水器也有它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屋顶上,也要用电,要防雷、防风,也带有高温,还带压。如果材料不合格,那么就达不到饮用水的标准,会出问题。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院长熊衍仁说,我们中国建筑节能减排产业联盟是行业内的骨干企业技术交流合作的平台,我们希望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发挥这个平台的优势,能够推进我们会员单位之间联系、交流、合作,从而促进实现互利共盈,最近能够为我们国家节能减排事业多做贡献,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一些实实在在力所能及的事,从而为我们共同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我们业界共同努力。(孙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