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桥朗诵余光中诗《民歌》


请点击这里收听杜桥激情朗诵http://music.fenbei.com/l/413611

    民 歌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 也听见
龙 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 也听见
梦 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
哭 也听见
笑 也听见

    
赏析——

   《民歌》作为一首现代诗,在形式上用了中国传统民歌的形式,章节复叠,流出了民族的声音。层层逼进,气势锐不可挡。《民歌》在整体表现结构上用了民歌的形咏,但在语意的表达上却增加了欧化的色彩。把《民歌》中的诗句,一句句提炼出来了,就其句型而言,颇似洋腔,你可以对为译成英语。如在诗中反复咏唱的 ——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龙,也听见 /鱼,也听见 /醒,也听见 /梦,也听见 /哭,也听见 /笑,也听见 ”

    但就其内涵而言,却又是古色古香的国调。风与沙的对应,寓示着自然。从高原到平原/鱼,也听见/龙,也听见诗中“鱼”的出现,不由使人联想至博物馆里陈列着的原始河姆渡时期,那条印在瓦盆上的鱼。“龙”毫无疑问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而,据一些学者考证,龙形是由鱼形变化而来的。无疑“鱼”和“龙”的意象,象征着历史,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长长的历史渊源。

    从早潮到晚潮/醒,也听见/梦,也听见 无不喻示着民族的声音时刻都在。“从A型到O型”“A型、O型”是人的血型,每一个人“哭,也听见/笑,也听见”中华民族的文化不仅是在血液且已深入骨髓。尽管诗中有“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纯系洋腔的句子,但这丝毫不能减弱诗人所洋溢的强烈的追慕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愫。诗歌语言极具浪漫,如“还有我,我的红海在呼啸”。以红海喻血,比喻大胆瑰丽,激扬豪迈之情溢于言表。随着诗歌的铿锵的节奏,和清新凝重的意象,诗人的大中华意识自然意识流露出来,也使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听着余光中的《民歌》,自豪之情顿生,随着诗人同咏《民歌》。 
    《民歌》这首诗曾在台湾的广场上,万人咏唱。现代,爱国,爱民族的诗也不少,但有哪一首能与此诗相媲美。也许很多诗人为高额所惑而作诗,自然也少了份真情。儒雅的余光中先生,诗作却如此豪迈,只缘他心中有颗真的“爱中华之心”!
    余光中的这首《民歌》,整体的诗意氛围就酿造了大中华的情绪,气势磅礴,是民族传统精神与现代艺术意识的联姻,是民歌形式与现代诗手法的合壁。运用了现代派直觉表现的手法,象征手法,间或以时空的跳跃、间断,使大中华之气,磅礴宇内,令读者心灵的四壁激荡,以此更激发想象,去体会,去领悟“风、沙、雨、龙``````”到底涵着多少能量!
    仅以诗歌语言意象背后的世界,这首《民歌》以高度简约的形式而包涵巨大的内涵,以有限的字面运动释放出巨大无限的能量,使中华之心振之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