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全用在‘潜规则’上了


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全用在‘潜规则’上了

/汪华斌

今天碰到一位台湾人,他竟然是专门从事收集大陆‘潜规则’的人;通过与他接触交谈,竟然发现我们大陆的‘潜规则’比公开的制度还多;而且是大家都在执行。原来台湾人投资,并不是研究我们公开的投资政策;而是需要研究‘潜规则’。因为他们也都知道公开的投资政策没有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潜规则’;所以他们研究‘潜规则’很细,小到连陪同领导走路的姿势也在其列。

如此说来,身为大陆人的我十分汗颜;我这身为法律的高材生,又是长期从事制度化建设的人;竟然不知道有潜规则。结果我的改革三十年,竟然只相信法律、制度和公开的文件;却不知道有潜规则。遇到问题时,我总是力图用法律、制度和公开的文件来维护权益;结果每次失败的总是我。这也使一些认识我的人很吃惊,在改革年代竟然还有不相信‘潜规则’的人;然而还真的就有我这样的人,最后自己的合法权益全部被‘潜规则’剥夺了;自己还真的没有办法来维护,这就是我们改革之路的体会。

是啊!最近我们官方才正式承认了有‘潜规则’,说存在已经有‘十周年’了;然而那位收集大陆‘潜规则’的朋友说,‘潜规则’在改革开放前就有;随着改革开放而不断发展,所以我们社会现在的‘潜规则’比公开的规章制度还多。更为重要的是,规章制度可以不懂;因为那是摆到桌面上来给人看的而不是执行的。然而‘潜规则’必须要懂,因为这是所有人都要执行的指南。为什么我们贯彻ISO9000没有作用,因为文件是写给审核员看的;而所有人执行的实际是‘潜规则’。

是啊!‘潜规则’,顾名思义就是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俗成的、但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比方说我们党委会确定干部的提拔,通常是一把手先说人选名单;如果一把手说出了名单,任何人都必须同意。如果一把手没有人选而要主管战线的领导提名时,这时主管战线的领导才能把自己想要提拔的名单报出来;如果一把手没有意见,其它战线的领导是不应该有意见的;这样就形成了党委会集体研究通过。这党委会上通过的决议,组织部门再去按文件补办手续;总之就是保证党委会上通过的人选能用公开的文件选拔上,这就是我们至今还盛行的提拔‘潜规则’。

是啊!中国人古往今来就有‘朝里有人好做官’之说,通过我们提拔的‘潜规则’就一目了然了。为什么跑官的人能够做官,因为领导熟悉呀;为什么领导的子女能够做官,因为领导心中有他(她)呀;为什么领导的秘书能够做官,因为领导一想人就是秘书的身影;为什么吹牛拍马的人能够做官,因为这些人在领导那里印象好。按照这样的潜规则,那些把领导监督得不舒服的人能够做官吗;肯定是不能的,这就是我们的‘潜规则’。有人说为什么我们腐败分子身边的人没有发现腐败分子,‘潜规则’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

我们现在总在说‘为人民服务’,却不知道这里面也有‘潜规则’;原来我们现在领导也是人民的一员,而且是精英;所以现在的‘为人民服务’并不是毛泽东时代的‘为老百姓服务’,而是‘为领导和自己服务’;注意‘领导’要永远排在自己的前面。只有把领导服务好了,才能把为自己服务的目标提上议事日程。

是啊!我们现在连省委书记也公开承认‘潜规则’了,这说明‘潜规则’并不是老百姓身边的产物。就以官场游戏来说,它的基础‘潜规则’就有‘谎言无害’、‘废话连篇’、‘热衷与领导亲密接触’、‘为领导服务要特权’、‘为自己同样还是要特权’、‘听领导的话就是听党的话’、‘改革开放就是吃喝玩乐’、‘任何权力都献媚’、‘行贿无罪’、‘送礼有功’、‘能为领导制造光辉的人自己才会光明’、‘好大喜功是领导的本色’等;它比我们中纪委颁发的文件还要明白无误,所以我们社会执行‘潜规则’的人比执行制度的人多;因为执行制度最后自己吃亏,执行‘潜规则’最后总有好处来临。

是啊!我们的‘潜规则’没有教授,但却相当深入人心;因为榜样的力量,使我们的‘潜规则’在不断发扬光大。官场历来都被人们看作是神圣、庄严的代名词,我们社会的官员们更是被亲切地称为人民的公仆。但我们社会的‘潜规则’最先却是从官员开始的,而政府、党内的一些文件、精神、规则大多被当作‘本本’束之高阁;因为我们上下盛行的竟然全部是‘官场潜规则’。

是啊!我们见到一些领导开始挑战‘潜规则’,真的能成功吗;因为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全部用在了‘潜规则’上了,它能很快就退出历史舞台吗;估计很难。

其实消除‘潜规则’并不难,因为它就是权力作怪;把权力与利益脱钩,并且把权力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权力的‘潜规则’不起作用了,它还会存在吗;肯定会自我消亡。是啊!任何权力的运行过程暴露在阳光之下,这就没有了‘潜规则’的土壤;‘潜规则’又如何能存在呢。我们社会的任何‘潜规则’,全部是用‘权力谋私’的体现;当‘权力’不能成为‘谋私’的手段后,权力的‘潜规则’自然也就会终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