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亚伯兰为什么信奉上帝——《闲读圣经和论语》


《圣经》的作者在“创世纪”第12篇中,继续介绍犹太人祖先的神话故事,按照前面的族谱记录,这一篇讲到了亚伯兰。亚伯兰在《圣经》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所有犹太人祖先中,关于他的记录最多、也最详细。在这之前的祖先,大都几乎只有一个姓名,没有什么其他的记录,关于他,不但有详细的妻子子女的姓名记录,还有关于他的种种神话故事的记录,更重要的是由他作为犹太人的代表和上帝立约。他也是第一位在《圣经》中被称之为“先知”的人。

将这些要素汇集起来分析思考,我们或许可以断定亚伯兰就是犹太民族原始宗教的创始人。然而关于亚伯兰的许多故事在我们今天看来,却是非常不名誉的,比如“创世纪”第12篇中关于亚伯兰靠典妻为生的故事,在我们今天看来就非常不名誉。书中写道:

“耶 和 华 对 亚 伯 兰 说 , 你 要 离 开 本 地 , 本 族 , 父 家 , 往 我 所 要 指 示 你 的 地 去 。我 必 叫 你 成 为 大 国 , 我 必 赐 福 给 你 , 叫 你 的 名 为 大  。亚 伯 兰 就 照 着 耶 和 华 的 吩 咐 去 了 。  亚 伯 兰 出 哈 兰 的 时 候 , 年 七 十 五 岁 。亚 伯 兰 将 他 妻 子 撒 莱 和 侄 儿 罗 得 , 连 他 们 在 哈 兰 所 积 蓄 的 财 物 , 所 得 的 人 口 , 都 带 往 迦 南 地 去 。耶 和 华 向 亚 伯 兰 显 现 , 说 , 我 要 把 这 地 赐 给 你 的 后 裔 。 亚 伯 兰 就 在 那 里 为 向 他 显 现 的 耶 和 华 筑 了 一 座 坛 。”(创世纪12,1-2-4-5-7)

“从 那 里 他 又 迁 到 伯 特 利 东 边 的 山 , 支 搭 帐 棚 。  他 在 那 里 又 为 耶 和 华 筑 了 一 座 坛 , 求 告 耶 和 华 的 名 。后 来 亚 伯 兰 又 渐 渐 迁 往 南 地 去 。那 地 遭 遇 饥 荒 。 因 饥 荒 甚 大 , 亚 伯 兰 就 下 埃 及 去 , 要 在 那 里 暂 居 。”(创世纪12,8-9-10)

“将 近 埃 及 , 就 对 他 妻 子 撒 莱 说 , 我 知 道 你 是 容 貌 俊 美 的 妇 人 。埃 及 人 看 见 你 必 说 , 这 是 他 的 妻 子 , 他 们 就 要 杀 我 , 却 叫 你 存 活 。求 你 说 , 你 是 我 的 妹 子 , 使 我 因 你 得 平 安 , 我 的 命 也 因 你 存 活 。”(创世纪12,11-12-13)

“及 至 亚 伯 兰 到 了 埃 及 , 埃 及 人 看 见 那 妇 人 极 其 美 貌 。法 老 的 臣 宰 看 见 了 她 , 就 在 法 老 面 前 夸 奖 她 。 那 妇 人 就 被 带 进 法 老 的 宫 去 。法 老 因 这 妇 人 就 厚 待 亚 伯 兰 , 亚 伯 兰 得 了 许 多 牛 , 羊 , 骆 驼 , 公 驴 , 母 驴 , 仆 婢 。”(创世纪12,14-15-16)

“耶 和 华 因 亚 伯 兰 妻 子 撒 莱 的 缘 故 , 降 大 灾 与 法 老 和 他 的 全 家 。法 老 就 召 了 亚 伯 兰 来 , 说 , 你 这 向 我 作 的 是 什 么 事 呢 , 为 什 么 没 有 告 诉 我 她 是 你 的 妻 子 ,为 什 么 说 她 是 你 的 妹 子 , 以 致 我 把 她 取 来 要 作 我 的 妻 子 ,现 在 你 的 妻 子 在 这 里 , 可 以 带 她 走 吧 。于 是 法 老 吩 咐 人 将 亚 伯 兰 和 他 妻 子 , 并 他 所 有 的 都 送 走 了 。”(创世纪12,17-18-19-20)

从《圣经》作者编写的这篇神话故事来看,上帝好像并不是什么高尚的神,就连信奉上帝的亚伯兰也同样显得不够高尚。上帝在用洪水灭世后曾经对挪亚和他的子孙承诺要“赐福”给他们,可是才过了300年左右,上帝就放弃了他的这个承诺,不管其他人、只来赐福和保佑亚伯兰这一个人和他的后代,对于亚伯兰同时代的其他人,比如故事中的埃及人等不闻不问了。

按照《圣经》作者的说法,那些埃及人也是挪亚家族的后代,如果不去保佑他们,只保护亚伯兰,那么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也是上帝自己不遵守承诺。如果那些埃及人不是挪亚的后代,那么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圣经》作者对此无法自圆其说,信奉《圣经》的基督徒对此也无法自圆其说。

亚伯兰原来在家乡生活得很好,《圣经》作者塑造的上帝却用“权力”(叫你成为大国)、“财富”(赐福给你)和“名声”(叫你的名为大)这三样来诱惑他在七十五岁的高龄离开故乡去外面流浪。亚伯兰经不起诱惑,答应了上帝的要求出去流浪,结果非常凄惨,以至于要靠向埃及法老典让妻子才得以苟且偷生。

《圣经》的作者这样编写这个故事,一方面让人怀疑上帝的能力,为什么上帝不能让亚伯兰在家乡实现这些许诺呢?另一方面也让人对亚伯兰的人格产生了疑问:原来亚伯兰是为了贪图得到“权力、财富、名声”才去信奉上帝?

亚伯兰信了上帝,结果搞得在七八十岁还要四处流浪,不但没有能力保护妻子,甚至还不得不依靠典让妻子才能得到财富并在流浪中生存,这样的上帝实在够呛。

尤其是,从这个《圣经》神话故事中,我们看不到古代犹太人信奉上帝与古代中国人烧香拜佛求财求福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亚伯兰为了求得上帝承诺给他的富贵,不惜靠典让妻子得到许多财富,而上帝居然对此也不加谴责,还暗中帮忙,等他得到了法老的许多财富之后,上帝才出面去惩罚法老。这样既让亚伯兰得到了财富,又夺回了妻子。

在《论语》中,孔子对待财富的态度与此既然不同。在“里仁篇第四”(5)中孔子明确说道: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坦承获得富裕和显贵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正当的,但是强调获得富裕和显贵的正当性。如果不正当,宁可贫穷也不为。而且这样的原则是时时刻刻都要自觉坚持,即使在颠沛流离的艰难状态中,在吃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都不能动摇和放弃。否则就不能算是一个有仁德的正人君子。

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惜将老婆典让给别人,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两者相差实在是太悬殊了。我们当然不能以此苛求古代犹太人的道德观,也许这是他们的一种生存智慧,为了在流浪中生存下去而采取的一种不得已的措施。但是如果信奉上帝得到的就是这样的结果,那么这样的上帝难免会让人感到失望。

掩卷沉思,我在想,为什么古代犹太人要把这样的故事写进《圣经》呢?我注意到亚当第一次被上帝赶出伊甸园是因为亚当犯了错误,该隐被上帝赶离故乡也是因为犯了错误,但这次亚伯兰离开故乡却是接受上帝的建议、为了求得将来的富贵。由此似乎可以推断,这是《圣经》的作者试图对犹太人被驱赶出自己的故乡做一个合理的解释:一是祖先得罪了神,二是为了服从神的安排、为了将来的发达。

(未完待续)
2008/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