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合事理不合逻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合事理不合逻辑

                                                                           锲舍/文
      人过三十又五(求职时别人都嫌大的年纪了),突然我就有了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想法了。
      我极力打消这种想法:你算甚?你凭啥?没办法,打不住,文章还得写下去!

      我之所以这样想,也许是人生的一种经然。
      我的想法,既不是来自于重读了这篇经典文章,到现在,我也没有读过这篇很有价值的文章全文,它对我的影响,就是来自于这个伟大的标题(实际上,有这个标题就够了!多好的标题啊,它通俗易懂,看着就明白了,明白了就能做了。而不像现在时下报章文章,标题很狗屁,看也看不明白!)。
       我的想法,或者说我这篇小文的起因,来自于35年人生经历:不知从何时起,这个标题就像一把尺子一样印在我的心里,指导着我的人生,实践之,再实践之,这样走过了35年,人小,傻,哪有评论这个标题的想法?现在不同了,有了!

       正是数十年人生实践历练,让我产生了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动力!
     “真理”、“标准“,“实践”,“检验”,谁是谁?孰是谁非?这几个词排在一起,细一琢磨,总觉得坳口不对味。

       让我像庖丁解牛一样来分析一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何为实践?实践的定义是什么?实践是个伟大的词,是相对于“理论”、“想法”、“心动”、“动脑”、“逻辑演算”、“沙盘演练”、“演习”而言的,实践的同义词有下列这些:“动手”、“行动”、“做起来”、“动真格的”,说白了,就是“别想了,快快干去!”

        何为真理?真理的定义是什么?真理也是个伟大的词,真理就是“真的理论”、“真的想法”、“真的说法”,真理从哪儿来的呢?一是别人告诉你的,包括你从书本上看到的,二是你头脑中日积月累生成的。

         何为标准?简单说来,标准就是统一的、固定的通行的尺度。时下全世界的标谁、度量衡还没有统一,还需要换算,挺麻烦的,特别是货币(外汇),还得为此争得头破血流。各有各的标准,我有市斤,你有公斤;我有克,你有盎司,全世界不统一。现在想想,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统一货币、现在的欧盟统一欧元是多么必要的事情!比如说,你多重多高?你比我高多少重多少?拿尺子、秤来量一量便知。虽然不统一,但是标准都是各自通行的。

       由此可见,实践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标准呢,是相对固定的框框。两者性质不一样,表现形式也不一样,怎么能说“实践是标准”呢?逻辑上不通。那么,“实践”和“标准”是什么关系呢?我们接着分析:标准有很多表现形式。标准可以表现为规章制度。如果你想做北大的学生,北大也会拿一把“条款很多的尺子”(招生制度)来量量你,你合格了才行,其它的都不行(走后门除外,当然走后门也是有标准的,那是另外的标准),所以说:“北大的条款很多的尺子(招生制度)”是检验“北大学子”的惟一标准。以此类推。

        标准也表现为道德、法律。再比如,道德、法律就是社会健康有序的不同标准。所以说:“道德法律是检验社会有序的惟一标准”。

       以此类推。

      那么尺度、规则、道德、法律等不同的标准又是如何形成的?
      答曰:都是长期以来人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后约定俗成的。比如说,1米就是那么长,1盎司就是这么多,杀人必须偿命等等。

      可见:标准是约定的结果,约定来自长期的实践,那么,标准是实践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在自然科学中,实验是一切科学成果的产床。那么同理,实践也是标准的产床。从逻辑上、从事实上得出:标准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又是标准的产床。那么,我们可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产床。

      回过来,再从逻辑上分析:“检验真理”是个谓宾动词,本身就是“实践”,如此说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可以置换为:
            实践是  实践      的标准,

显然逻辑上不通!

       因此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句话,意思大家都明白(本来就是常识嘛!)就是逻辑表达上欠妥!

       确切地,应该这样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产床,合乎“真理从实践中来”的说法,正如婴儿是母亲腹中孕育生产而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