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维护稳定,最重要的是行动


  2008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年中工作会议7月30日在北京结束,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将全力维护市场稳定。

  经过近十个月的整体回落之后,我国资本市场深度调整,估值水平整体回落。而在外部环境方面,总体上看,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所依托的经济基础和动力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尚福林强调,推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在完善市场的内在稳定机制,建立市场运行的自我调节机制上狠下功夫,拓展增加长期资金入市渠道,强化法制和投资者教育,着力解决影响市场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问题。

  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也并不仅仅是证监会一个部门的事情,困扰当前股市发展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大小非”减持问题。目前这一问题得到了国资委的明确回应。统计显示,目前“大小非”有一半以上都是国有股。因此国资部门的态度决定着大小非减持的力度。此间,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对大小非减持问题,他们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中央企业会严格遵守市场的规则,央企不会轻易减持大小非,也不敢破坏市场规则。

  数据显示,今年大小非解禁的股数约为1414亿股,其中8月解禁股数是全年最高的,为225.88亿股。在此后的三年中,大小非解禁的市值分别占总市值比例为26.37%、28.67%和3.62%。这些解禁股获准流通,从理论上讲,增加了股市扩容的压力。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小非减持的力度并不大。证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股改以来,累计产生股改限售股份数量为4572亿股,累计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仅为250亿股,占解禁股总量的5%。

  而市场人士认为,“大小非”持有者通常有着不同的目标与持股心理,一般而言,“小非”的减持意愿比“大非”要强;“大非”减持要理性得多,通常是在股市高涨时期减持较多,股市下跌时期减持较少。

  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而且更有利于实体经济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因此市场呼吁,当前要维护资本市场稳定,需多管齐下,采取综合的措施。首先建立和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国资委等机构在出台政策的时候,要把对资本市场影响纳入到考虑的范围之内。其次,在制度建设方面,决策机构应尽快推出创业板,让中小企业获得直接融资的正常渠道;改革发行机制,平衡一级市场无风险套利与二级市场机会;推出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让投资者获得规避风险的工具,完善股市合理定价的能力。除此之外,加大内幕交易的查处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推行证券民事赔偿,尤其是启动集体诉讼制度,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在股市低迷的时候,允许现金比较充裕的上市公司回购自己股票注销,可以达到稳定股价的作用。另外,进一步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或实行印花税单边收税制度,也可以作为一个现实的选择。

  而对于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当前最重要的,是应该采取切实的、有实质意义的行动,让投资者恢复失去的信心,不能仅仅是“坐而论道”。当然,投资者也应该了解到,市场的扭转需要全方位的措施的共同发力,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仍然是宏观经济与上市公司基本面因素。

  (相关内容引自同日《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