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9日,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警署警察刘德勇等人,在无任何手续的情况下擅自闯入民宅,肆意胡爲。在陈红家门口当众枪杀无辜青年陈军!此案在当地反响强烈,群众纷纷声援死者姐姐陈红及亲属,依法上访控告杀人警察,直至讨还公道。
在上访控告的两年多,陈红曾被当地截访回去关押到铁笼子,父亲带着幼小的孙女含泪到京城上访。丈夫丁发友因上访控告公安局有法不依,被六盘水市劳教。2007年12月22日,贵州省劳教委作出丁发友“不属于劳教对象,原决定适用不当”的复议决定。2008年1月13日,关押整整5个月的丁发友释放,而钟山区公安分局在他获释的当天“给丁发友行政拘留十日,拘留期限从被劳动教养期限中折抵”。丁发友说:“想到妻弟惨死在自家门口,深海冤情不得伸张,让我寝食难安,悲愤不已!”
图为丁发友手捧控告材料在上访
警察的枪是保护人民群众,只有对亡命之徒才能开枪,而六盘水警察刘德勇开枪打死的是一贯表现良好的青年陈军。先不论其中有多少偶然因素、客观原因,结果是一名该被警察保护的合法公民被警察开枪打死,何况是擅自开枪。死者家人和广大群众均无法接受警方认定的所谓“正当防卫”这个结论。
刘德勇枪击致死陈军涉嫌故意,陈军被枪击致死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这枪声不但使一条鲜活的生命消失,更震撼了人民群众的心!许多群众们担心此类事件今后是否会在自己身上重演。
人的生命毕竟只有一次,命丧以后再也不能复生,何况陈军如此珍贵的年轻生命就这样丧在警察刘德勇的枪下,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第二条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法律规定,警察手中的枪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违规使用枪支,必须负法律责任,这是法律对警察的必要限制。六盘水青年陈军,被本应朝天开枪示警鸣枪的警察刘德勇打死,当时案发现场30多名群众亲眼目睹。而六盘水警方在调查报告上却强词夺理,调查内容与事实不相符,死者家属和群众难以信服,认为这是草菅人命。
警察枪杀无辜百姓在六盘水市钟山区不止一次上演,居住在那里的人民群众提起此案就胆战心寒,他们的安全感从何而来?人民警察的职责是震慑罪犯,保一方平安,而不是让无辜的生命变成枪下冤魂。
我国制定的《警察法》与《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对警察开枪进行规范。警察开枪是一种后果非常严重的行使职权的行为。因此,警察开枪首先要遵循“合法性”原则,也就是说,处在法律有明确规定赋予警察开枪权力的情形之下,警察可以开枪;处在法律没有明确赋予警察开枪权力的情形下,警察不得开枪。这就意味着,未经许可,随意配备枪支并开枪的行为,以及不在《警察法》与《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的、许可警察开枪之情形范围内的开枪行为,都应予禁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关于开枪一事表示,“警察开枪的权力来自人民,须慎之又慎”,“只要能起到制止违法犯罪活动的作用,警察使用的武力越小越好,能不开枪就尽量别开枪”。
清华大学法学院余凌云教授认为,按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规定:只有在公共安全受到危害,人民警察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等情况下,人民警察经警告无效的,才可以使用武器。
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张西安说,对生命权的尊重必然推导出:不得任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如果有剥夺他人生命的必要时,必须按照法律的程序审判、定罪和执行。
陈军的亲人及附近群众亲眼目睹了那不堪回首的一幕,陈军在刘德勇的枪口威逼下不断在后退,只听一声枪响,便倒在地下。
陈军既没参与暴力犯罪,也不是黑帮团伙,更没有威胁到警察的安全,他当时手无寸铁。只因为死者质问开枪的警察刘德勇为何侵害自己姐姐,声讨他们违法进入民宅的行为,却遭来横祸,付出生命的代价。这起枪杀案,开枪警察显然属涉嫌滥用职权和不正当执法,理应依法查处。
枪支是执法者用来惩戒犯罪分子的利器,一旦使用不当,受伤害的不仅仅是无辜民众,还有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陈军是一个安份守己的青年,没有犯罪前科和违法记录。一个遵纪守法、赤手空拳的青年面对警察子弹上膛的枪口,犯得着铤而走险,以卵击石,拿生命去开玩笑吗?陈军没有夺枪的动机和行为,如果警察讲那么一点点道理,具有最起码的做人良知、是非心和礼仪廉耻,相信这场悲剧可以避免。然而刘德勇依仗警察的执法权威,拥有“我是警察我怕谁“的有持无恐,哪儿有什么党纪国法,哪儿有什么道理可讲,公民的一条性命在他眼里也许算不得什么!
全国公安系统近年来加大队伍的整顿和管理力度,开展了整治活动,以严明纪律,肃清队伍,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公安部“五条禁令”在全国统一严格实行,使一批禁而不止的警察脱下了警服丢掉了饭碗。“铁腕治警”,树立了警察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充分肯定。但是,极个别的害群之马劣性未改,特权思想未尽,致使枪杀平民的悲剧再一次惊人相似地发生了。
我不想对这起警察枪杀无辜案再做评论。毕竟,大错已经铸成,死者生还无望。只不过,面对陈军那飘荡的冤魂,广大群众希望执法机关彰显法律之威严,依法处理此案,让屈死的冤魂死而瞑目,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使法律的公平公正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