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总矛盾是计消市产的根本目的
计消市产是虚物质管理法中具概括性的术语,因为计消市产围绕生存与发展二个因子高度集中处理二个经济根本点,从而消除既共生存又齐出力之总矛盾。共生存齐出力既是社会总矛盾也是经济总矛盾,社会、经济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消除这个总矛盾,使共生存与齐出力统一起来。如何统一起来,这就是当计消与市产结合起来运行时,责权利统一了、产-消通道畅通了,共生存与齐出力也就统一为一体了。总矛盾的消除必将是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能量,从而推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一、消除总矛盾是计消市产的根本目的
为什么消除总矛盾是计消市产的根本目标呢?这主要是因为共生存同计划相关,齐出力同市产相关。凡高级载体都是按计划处理自身事务的,尤其是计划配置资源来保证生存;凡低级载体都得投身到市产中去获取自身生活资料,尤其是通过齐出力竞争获得发展。计消市产同总矛盾的关系主要是由共生存的计划性和齐出力的竞争性决定的。
(一)虚物质之量子特性决定了共生存的计划性
共生存是高级载体遵循生存公有规律的基本内容,常识的理解就是没有个人就不会有社会,社会之所以存在就是因共生存的效应。广义上说,在高低级载体间的公私关系中,没有个体的多数生存就不可能有公体的基本构素存在,从而不可能有高级载体的存在。因此,在高级载体的消费活动中,保生存求发展是全员性的,大众性的。但大众意味着低级载体间的社会关系具广泛性、不确定性和测不准性,因为低级载体间的分工与交换关系通过交换阴流子来联接。这是由虚物质的量子特性决定的,显然,在高低级载体形成的复杂社会中,充满着阴流子量子。对于众多的虚物质量子,由于我们对阴流子的无知,因而管理社会与经济就会显得无法把握,无法作定量分析,无法用数据说话,以致在决策中往往取决于长官个人意志。难怪乎,人类一直追求理想社会,却从来没有结果。为了实现理想社会,就必须以计消来保证共生存,这自然要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系统计划。总之,为消除总矛盾,我们首先要坚持共生存,而且是以对阴流子量子运动轨迹测算来计划来保证共生存的最佳运作、资源合理配置的。
(二)有限能力需通过齐出力的竞争激发放大
齐出力是低级载体遵循发展私有规律的必然,因为能力、资源的有限与欲望、需求的无穷决定了个体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劳动来实现所有愿望,但可以借助高级载体,如社会力量或借助工具即自然力量来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愿望。这种最大化地实现自身消费体系的方式有科技创新、工具应用和生存公有、分工交换、不劳而获等。其中剥削、盗骗具质变性捷径,可使人一夜暴富。高级载体的能力及其拥有资源均较个体大得多,如WINDOW老板盖茨的财富高达千亿美元,但同社会财富相比,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社会财富是大众的,个人绝对占有社会财富只能是盗骗和对他人的剥削。盗骗与剥削就是个体的即恶意不劳而获,没有自动化机器生产的集体的不劳而获虽是善意的但必然是共同贫困,进而走向死亡。为生存我们要参与社会借助集体力量,但为发展我们更要激发每个人的劳动积极性,从而通过齐出力来极大地满足自身欲望需求。这就是市产的根本目标。
(三)消除总矛盾是根本目的
综上所述,消除总矛盾是计消市产的根本目的,以计消保证共生存,以市产激励齐出力。
实现消费体系走不劳而获的道路,对相对封闭的集体或独立个体来说是一条理想而不可能的道路,但能够做的是提高整体能力,利用自然力量,如人类通过发展科技生产力来提高生活品质。不劳而获对集体中的个体成员又是普遍而要抑制的现象,因为社会全员不劳而获不可能共生存,共生存又是惰性发生作用的基本条件。不仅共生存不能齐出力,而且齐出力往往方向不一致,如有的投机盗骗有的被压迫劳动,而且个体的盲目竞争会造成相当大的内耗。这就引出了“共生存与齐出力”不能同时出现的经济总矛盾。共生存削弱齐出力,则物质消费品C值减少,从而影响共生存;共生存不能保障,则劳动者物质生活条件会恶化,劳动者技能、科技创新、科学实验条件等都将不足,又制约生产要素充分就业,阻碍齐出力。齐出力方向不一致,五花八门的盲目竞争会破坏基本的共生存环境。如此恶性循环不止,则共生存齐出力矛盾不断恶化。531系统理论或者说计消市产模式正是以解决这个总矛盾为目的,从而以实现责权利一致为目标。
二、高超消费是理想目标
高超消费是指顺着欲望而臆想超出最高科技生产力水平的消费,即在空间上超产出规模消费,在时间上先消费后劳动。计消市产或乌托邦①的本质特征应是以高超消费为出发点实现消费体系。只有实现高超消费的人们才是最幸福的。
根据阴阳流子完全弹性碰撞公式(20-27),高超消费不等于浪费。高超消费是在不浪费的基础上实现的。按照这个理念,资本家为提高物价而销毁消费品,如经济危机时将积压产品倒入大海不是消费是浪费;有钱人收购囤积或销毁或丢弃消费品也是浪费不是消费。因为物以稀为贵告诉资本家,他们可以通过减少供给来大幅提高物价。在人们眼中,好象只要商品有人买走就是实现了消费,这是一种常理中的误区。因为虽然花钱买来的东西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会舍得浪费的,但掌握巨大购买力的人其心态或理解就不一定是这个样子,因为他们追求利润,从而注重打差价降成本,因而有时需要制造稀缺气氛来炒作,有时需要减产降库存量。高超消费以按生产力水平上限产出和最大能力的储备为基础,注重生产服务消费的效率,因而要求产、消结构匹配。这就需要对产、消规模结构等作出计划,去除资本主义盲目生产,打击为抬价销毁库存的浪费行为。
总之,消除总矛盾是计消市产的目的,但高超消费是理想目标。所以计消市产是以高超消费为目标消除总矛盾为目的模式。
①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所著《乌托邦》一书,虚构了航海家发现的一个制度公有、公民选举、人权平等、人人参加劳动而按需分配的奇异国度。本书借喻理想社会,但主张的TMS网系社会是没有国家及官僚、没有武装商人、公私兼存、按劳按需分配相结合,人们在网上按程序式联系之高度人权平等的社会,比乌托邦式“伊田园”先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