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讲廉政台下贪公款者究竟有几人?


    “我是党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不可能去干违法犯罪的事情。我一心为公,绝没有半点私心和私利。”重庆市涪陵区农机局原局长罗姝俐讲这话时信誓旦旦。但检察机关查明,她在任职期间曾大肆贪污、受贿、挪用公款。(2008年8月19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检察日报》) 

    好像还没见过哪个贪官主动说自己是“贪官”的,除非这家伙天生就“天不怕,地不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或者说明目张胆地将贪污腐败当作自己的一种“职业”、一种“嗜好”了。所以,但凡东窗事发的贪官,在其没有被抓之前,给人的感觉一般都是比较“讲廉洁”的。 

    就拿罗姝俐来说,涪陵区农机局在2006年出台了局级领导和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分工责任制。在该局出台的十条党风廉政建设措施中,罗姝俐在五项具体工作中承担直接的领导责任,其中三项具体工作直接涉及反腐败,一项工作是防止以权谋私。罗姝俐在全局大会上信誓旦旦表示要抓廉政工作,但会下不但不自查自纠,还先腐败起来。她不仅将公款挪用给弟弟办公司,还利用职权贪污单位公款。并且还将十万元公款“送”给曾自己“有恩”的副区长。 

    再比如说2008年4月11日被一审判决的大贪官陈良宇也是台上高喊反腐败,台下疯狂腐败;台上高喊三个代表,台下疯狂摧残三个代表。2005年8月,陈良宇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反腐会议上,向上海市各主要领导干部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央反腐方针,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重点监督,他还重点谈到了预防国有资产流失、城镇拆迁等领域的腐败问题。实际上,此时的陈良宇已是“台上说一套,台下做一套”。陈良宇两项滥用职权罪行,均与上海社保案直接关联:为不法商人张荣坤获取10亿元社保贷款,以及低价收购上海城建投资公司持有的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经营权提供便利,由此造成国有资产损失3.21亿元。此外,陈良宇还帮助中国华闻控股有限公司获得上海社保的10亿元委托贷款。陈良宇玩忽职守,为帮助其弟陈良军从上海宝山区非法圈地354亩,由此造成的国家损失达3441万余元。陈良军将土地使用权转手倒卖,非法获利1.18亿元。 

    当然,再狡猾的狐狸终究逃脱不了猎人的目光。中央对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的处理决定,充分表明了党中央的反腐决心和鲜明态度,再次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无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厉的惩处,宣判陈良宇对腐败分子和全社会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陈良宇案的判决,还说明我国对贪官的查处已经走向了制度化和法治化,对腐败监督与教育并重,而不是一味地“捕杀”。 

    纵观官场,“台上一套,台下一套”、“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禽兽”的官员并不在少数。他们往往很会伪装、很会作秀。会上反腐不离口,会后腐败没商量;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做的比流氓都龌龊。“好干部”腐败现象对干部管理提出了新课题:要严格约束机制,绝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我们对于任何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不但要听其言,更要察其行,不能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听信一些干部口是心非的承诺,要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监督,使权力完全彻底地运行在阳光下,使权力制度化运行,使干部没有腐败、变质的机会和场所。 

    腐败分子通常都是表面装出一副廉洁奉公的样子,背地里却不择手段搞腐败,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他们一面在台上大讲反腐败,一面在台下大搞腐败;一面要求别人廉洁自律,一面自己大肆收礼受贿。上级党组织和很多干部群众被他们的表象迷惑住了,致使他们的违纪违法问题长时间没有被揭露出来。这从某种程度上暴露了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上还存在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防止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微观经济和具体行政事务。 

    尽管近年来,一批又一批的贪官被绳之以法,但是贪污腐败行为一刻也没有绝迹,相反还有越演越烈之势,一些地方、部门、单位,甚至还出现前腐后继和窝案、串案等现象。这说明,在官场有很大一部分人,还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我们的制度建设还存在很大的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也没有很好地形成和运用,流于形式的还比较多;你腐、我腐、大家腐的土壤和环境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等等。因此,应提高查处贪官定罪概率,避免一些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近年来,对刘志华、郑筱萸、陈良宇等一些权重高官的查处,能形成良好的震慑效果。当然,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对权力的监督机制,清除腐败赖以生存的土壤,这才能彻底根治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 

    在纷繁复杂的腐败问题上,“一把手”腐败是最突出的也是最难根治的腐败。“一把手”肩负着一个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重任,也肩负着反腐倡廉的重要职责。因此,好像没有“一把手”不大喊反腐败的,但是纵观上下左右,“一把手”往往又是最先腐败,也最有条件腐败的,因为他有可以滥用的权,有可以支配的钱,有别人敢怒不敢言的“特殊待遇”。因此,对“一把手”的教育和监督,一刻都不能放松。我们期盼着“一把手”们,在会上大喊反腐倡廉的时候,都扪心自问一下,检点检点自己,究竟做得怎么样?对得对不起自己“一把手”的责任?而只有“一把手”真正过得硬,再大的腐败都好解决,也才能保证源头不出问题,才能理直气壮地去抓腐败、反腐败。不抓源头,反腐败反不胜反,查不胜查,纠不胜纠,只有抓住源头性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理,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腐败现象滋生的条件和土壤。



新闻链接: 

    台上讲廉政台下贪公款 重庆落马女局长口是心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