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样乐活-觉悟吧!“刘翔哭吧不是罪”


         觉悟吧!“刘翔哭吧不是罪”

 

朋友笑我说,多少年来你一直呼吁“男人哭吧不是罪”,结果飘渺如蚊蝇叫,人家“刘翔哭把不是罪”一家伙就打响了,我“惭愧”之余,私心下还真感谢刘翔腿伤致奥运缺席,看来反而推动了我倡导十来年的“男性关怀”工作,而且别忘了刘翔教练的反应,更是表现出身负重任的无助,男人毕竟有负荷底线,不是女人想象中的无敌超人哪!

 

两个最让中国人在国际社会引以为自豪的男人姚明、刘翔,无独有偶都是上海人,多少打破许多人的认知误区:上海小男人。换言之,男人无所谓大男人、小男人,只有分身体好不好、心理健康不健康、活得开心不开心。“爷们儿”是男人自以为才阳刚或男子汉,以及不做家务、不屑于和女人搭界的认知怪区,结果每个人都忙着武装自己,佯装坚强、理性,其实常看到的是严重软弱和非理性。

 

譬如,很多女人不理解男人为什么总是逃避责任?欠了一屁股债就跑了,绝大多数都是母亲、妻子甚至女儿这些女人,帮他收拾烂摊子,我就亲眼看过好几例,完全没有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不就是意识、行事太过僵化不知变通,一旦发生冲突,往往暴力相向,进入非理性状态,“绿帽子情杀”最为典型。

 

其实这些反应都很正常,叫做“物极必反”,也就是男人强装硬汉的同时,必须承受相对的作用力,亦即“反作用力”,所以当到达一个极点时,社会认知不允许他哭,更不容他诉苦、求助,当然就没有相应的服务机制,可以让他们有出口和退路,试问,他们最终能不崩溃吗?

 

我跟一位犯罪心理学老师说,有否想过为什么监牢里绝大多数都是男性?大家有否真正了解监牢里关着的刑犯,是在什么情况下犯案的?他们的心理背景到底是些什么?连在一旁的西北大汉都纳闷着说:我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原来我们只看到犯罪结果,就在结果上大做文章和无情定罪,鲜少把他们当作社会性别角色认真研究:我们是怎么对待一群也是妈妈呵护长大,有血、有肉、有泪的人哪!

 

反倒老是理直气壮地要求:男儿有泪不轻弹,好汉应当留血不流泪、打落牙和血吞,我常说社会不断制造心性受到严重扭曲的男性群体,想要和谐、安全如何可得?今天我们需要耗费天文数字的金钱和能源制造武器、残杀异己,以满足男人间的权谋,或者付出无尽的社会安全成本,以防堵无所不在的恐怖分子,这些斗争、相残哪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任务呀!人类多愚蠢哪!

 

但愿就从“刘翔哭吧不是罪”开始,让我们重新检视男人是否都该回归为“人”,好好看一下他们有伤、有痛也有泪,需要正常的表达,被关怀,被理解,不明白这点,只是情感性的支持刘翔,我想对我们男性关怀工作助益不大,关键是女人也永远不懂得如何跟男性好好相处,真是冤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