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的足迹(下)


       

 

                               四处奔波,心为摄影狂

 

生活中,陈长吟是一个倾向于散淡的人,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但茶瘾大,每天上、下午各泡一杯陕青,要浓,不苦不喝。除了读书、写作、上网、看碟,就喜欢出外旅行,连带摄影。

陈长吟从小就喜欢照相,但是有意识地搞摄影,与他的一段旅行有关。

那是1994年,陈长吟到云南出差,红土高原的自然风光令他心旷神怡,在石林、西双版纳,他拍了不少照片。回到西安后,被陕西画报社的一个朋友看见,拿到报刊上发表了,获得读者的好评。后来一些刊物专门开设了一个他的专栏,发表他写的散文并配上他拍的照片。于是,陈长吟的摄影劲头就来了。

为了搜集素材,拍到中意的作品,他开始不断的旅行: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新疆……“身背照相机,遍走天涯海角旅行采风,用镜头截取人世间最美的风景,把光、影、色彩、图片留在胶片上,我已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我感到自己是行走江湖的侠客,那种忘掉一切的惬意使人陶醉”。这是他对自己摄影生活的真实写照。

2000年,他把自己拍摄的山水摄影作品,精挑了一些,命名为《西部风情》,由西安市邮政局印刷成明信片的形式向全国出版发行。2004年又出版了旅游散文摄影集《黄土地上的信天游》,首印2万册,深受读者好评。2007年他的摄影作品诗文集《摄影诗》,由陕西省艺术摄影学会推出并召开了隆重的研讨会。

截止目前,他发表的摄影作品已有几百幅之多,光是各种牌号的老相机就收集了几十台,部分作品在日本、韩国、香港等地展出并被收藏。他的作品曾获“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优秀奖”、“摄影杂志一等奖”10余次。他的摄影艺术风格被评论界称为“中国文人摄影”。

陈长吟说他的职业是文学,文学编辑和创作,但摄影是他快乐的结晶,他说:“我会坚持下去,寻找自己的镜头语言”。“退休以后买台越野车,开着去浪游世界”,也就成了他今后最大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待人生的方式,陈长吟先生很诗意,也许,这才符合他的个性。)

 

  对话陈长吟,解读行者路

 

记者:你当初离开安康担任《美文》杂志副主编,后来又任副社长,能否谈谈《美文》这些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
     陈:《美文》的发行量一直比较稳定,在文学圈内和社会读者中评价还好,这是做编辑工作的最大安慰。如果能叫成功,其原因有三个:一是贾平凹挂帅,他的文名和影响带来了杂志的兴盛。二是应时而生,《美文》创刊时全国的散文刊物极少,中国的西部地区还没有一家,但散文创作形式却正逢崛起和繁荣;三是大家的尽职,杂志的编辑都是作家,都写散文,因此对散文的脉络比较清楚,理解比较准确。总括起来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办刊的过程中,有两个深夜最为重要。一个是1992年春季,当时准备复刊《长安》,计划改名为《长安文学》或其它什么名字,上边的指示仍是走综合文学刊物的老路,我们深夜去平凹家里,策划了办成散文刊物的运作路径,这是创刊的关键;第二个深夜是1999年的中秋节,我们在平凹的办公室里商量怎样才能摆脱刊物的平庸,摆脱经费的不足,中途停电了,我们就在黑夜里继续探讨,找出了再办一个增刊,以刊养刊的方向(后来办了美文少年版),这是杂志社发展的关键。很奇怪,那晚我们商量出结果之后,电也来了。这些都是真实的。

记者:听说你是为数不多早期接触网络的作家,还创办了了中国散文网和汉水文化网?

陈:我是1998年才接触网络的。因为我喜欢旅游,当时西安有个论坛组织集体旅游,我就去参加了,回来后写了很多帖子贴在论坛上。后来看看,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想着也来办个网站。2005年,我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成立了中国散文研究所,就创办了“中国散文网”,现在运行良好,影响逐步扩大,每月的点击量超过30万次。网站开设有博客、论坛、专题、理论、美文欣赏和散文家的档案、照片、资料等,全国有很多媒体都在我们网站选载作品。汉水文化网站也是2007年年初由我倡导成立的,是汉水文化人的交流园地。这些网站都面向广大网友开放,可以自由注册发言。今年,我又受命筹建省作协的官方网站“陕西作家网”,已基本完成。我觉得作家参与网络是一种好现象,是一个进步,也是大势所趋。

记者:如果不当作家,或者从事别的什么工作,你觉得会怎么样?

陈:没有想过,因为写作是我最初也是最终的梦想。我从小爱好文学,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读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写诗,并在“安康日报”发表了我的处女作。上大学以后,开始写小说,后来主要写散文,这都是和文字打交道。从安康到西安,从编辑到作家,我既是在为别人做嫁衣,也是在收获自己的梦想。如果让我去经商,或者去做别的什么可能一件事情也做不成。

记者:对于家乡的发展和安康的文学前景,你有哪些看法?

陈:安康本身很美,是全省惟一的临江而筑的市级城市,风景秀丽,气候湿润,属适合居住、休闲的好地方。过去由于没有开发建设,有些零乱,现在规划得很好,尤其是汉江两岸和汉江三桥的新建,让城市魅力大大提升。将来江北区域建筑群崛起后,汉江就成了我们城市的内河。我坚信,安康的将来会更加美好。

安康文学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主要是有一批后起力量,有一批实力型的年轻作家,他们的作品将会越来越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

对于那些爱好文学并且希望能在这方面有所发展的年轻人,我送他们四个字:阅书+阅世。阅书增加知识,给了你打开各扇门锁的钥匙,提高你的审美水准;阅世就是要去体验人生、社会、自然,给你理解生活的方式和经验。

 

长吟先生此次应省作协之邀加盟电力采风团,来安康采访。当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已离开安康。明天,我不知道他又行至何处。但是,作为一个行者,他就像荒原上一匹高大的骏马,所到之处,总会留下足迹。)

                        

(邓小敏,《三秦广播电视报·安康版》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