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散芳菲
——读陈长吟的《山河长吟》
□ 任 文
一
很早就记住了陈长吟老师的名字,至今还未谋面。
那是1992年11月的冬天,我去西安游玩,也是我第一次去西安,心情无比雀跃。那天,冬日的西安城阳光格外灿烂,比起乡下的天气来,西安好像提前进入了艳阳的春天。我乘兴去游了动物园,拿着地图寻找我日益想见的莲湖公园,因为那里有一个莲湖巷2号,我是从当年初冬出刊的《陕西日报》得到的消息,大散文月刊《美文》出刊了,这里曾是《长安》杂志所在地,我从1980年就订阅《长安》杂志, 1981年6月3日贾平凹老师给我回信,提出我所写诗作的意见,并鼓励我“创作要坚持,多看多写。”这封信我至今珍藏着,困惑时看看贾老师那秀丽的笔迹,饱含鼓舞人上进的文字,一种精神力量如潮般涌起……那天,我拿着珍贵的信件和我写的几首小诗、几篇散文,想见一见贾老师请求指点。顺着莲湖巷2号窄窄的巷子进去,我看到了《美文》杂志社的牌子,走进编辑部一间办公室,里边坐着两位年轻的编辑,男编辑好像在看稿,女编辑抬起头来对我说:“贾老师有事不在办公室。”我拿着贾老师写的回信让她看,她笑笑鼓励我“好好写作”,说着顺手从桌边拿来一本散发着墨香的《美文》创刊3号,我如获至宝的点点头走出了莲湖巷,由于激动一时竟忘记了留下我的习作稿子。
莲湖公园就在编辑部跟前,我买了门票高兴地游玩。坐在假山的一块石头望湖,轻轻地翻开《美文》杂志创刊3号,从刊物封面看到里边的每篇文章,主编贾平凹,责任编辑陈长吟、刘亚丽,读着汪曾祺的《大妈们》、施蛰存的《罕有——致黄伟经》、洛夫(台湾)的《临池杂谈》、和谷的《枪的快感》、秦牧的《我的散文写作》、张守仁的《精神家园》、朱鸿的《太白》、穆涛的《自娱的艺术》、杨莹的《初为人妻》、钟鸣的《夜叉与夜莺》等篇章,竟不知时光在流逝,夜幕拉开了,莲湖静寂下来,我离开此地,深深地敬佩编辑这期美文的陈长吟、刘亚丽老师,这种美好的记忆和思念定格在1992年冬天的莲湖公园……
从结缘《美文》创刊3号以来,我心中默默地记住了陈长吟老师,盼望着有一天聆听陈老师对我习作散文的指点。2006年第四期《美文》刊发我的散文《珍藏的那片新绿》,也在这年单位给我的办公室安装电脑,我搜索到中国散文网,看着陈长吟老师所办网站的日益发展壮大,我也在网站上发表自己的习作,欣赏散文网上的精品,品味陈老师博客里的美文,坚持自己的创作,一篇篇散文习作的发表,越发促使我面见陈老师指点的激切心情。从新浪博客认识文友文彦群,得知陈长吟老师刚主编出版的“紫香槐”散文丛书出版,他的《情谊如酒》是这套丛书的其中之一。我很希望面见陈老师,文彦群乐于引见。2008年8月16日我去西安专门拜访陈长吟老师,经文彦群联系得知陈老师去安康参加省作协组织的电力采风团,好在文彦群知我期盼的心情,在赠送他的《情谊如酒》外,又赠送陈老师的《摄影诗》,暂借我陈老师赠送燕耿强书《山河长吟》阅读,翻开那散发墨香的新书,竟一时放不下手,日日品读,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