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将是下一个楼市“裸泳者”


去年全国房价疯长,获取暴利的群体除了开发商,再一个就是炒房者了。当然,与之相对应的是广大普通购房者在高房价中备受煎熬。

 

今年,随着一些城市房价的理性回归,比如深圳部分楼盘价格跌幅超过30%,再加上市场上观望气氛浓厚,一些在高位接盘的炒房者成为所谓的“断供者”,成为潮水过后的“裸泳者”。这也怪不了谁,连小学没毕业的人都知道,高利润往往也意味着高风险。

 

现在,我们关心的是,和炒房者处在同一个战壕、利益绑在一起的开发商,会不会也成为下一个“裸泳者”呢?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自2003年开始,包括上海、深圳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城市房价开始了一路飞涨的行情,到2007年,无论原先房价基数是高还是低,5年来,无不上涨了数倍。比方深圳房价从4000~5000元每平方米最高上涨到18000元每平方米,作为二三线城市的郑州,均价也从不足2000元窜上4000元,甚至5000元大关。

伴随着这波“牛市”行情,在高利润的诱惑下,许多原本与房地产毫不相干的企业也加入到开发商行列。调查显示,在珠三角地区,几乎所有的大中型企业都进军房地产,尤其是稍微有些规模的制造业,更是不愿错过此轮“淘金”机会。

 

至于企业家为何如此钟情于房地产,除了房地产行业的技术含量低、暴利因素外,还如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家郎咸平所言,由于投资环境的恶化,内需不足,出口壁垒重重,也挣不了多少钱。而现在突然有一个来钱快,利润又相当可观的赚钱机会,不去捞一把才是傻瓜。由此也炒热了房地产。

 

于是,以前搞纺织出口的,卖家电的,经营传媒的,制造汽车的,等等,无一不涉足房地产市场。然而,这些新进来的外行们,不是想着如何提高房屋质量,提高房屋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在房价还要上涨100年口号的刺激下,疯狂地圈地、囤地,人为地制造“地荒”,一度导致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完全失效,出现了国家越调控,房价涨得越快的极不正常现象。这进而刺激更多的行业进军房地产,促使开发商更热衷于圈地的行为。开发商的信心超过任何时候。楼市的泡沫越来越大。

 

上帝让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高速发展从来就不是可持续的,股市的暴涨背后是暴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其周期性,楼市更不例外,不可能不受经济规律的支配。

 

目前,在楼盘价跌滞销的情况下,在银行紧缩银根的大环境下,在炒房者断供甚至破产的情况下,在购房者越来越理性的情况下,这所有的一切,无不昭示着房价只涨不跌神话的破灭,无一不是将开发商推向破产边缘的巨大推手。

 

在这一系列推手的发力下,不仅那些老牌的、历尽风雨的开发商都感到寒意浓浓,举步维艰,更何况这些新进来的“小字辈”们。河南建业地产上市似乎就是一个明证。

 

建业地产,不仅在河南房地产行业属于领头大哥,就是放眼全国,也是备受尊敬,声名赫赫。且老胡的理念一直是以“稳”字居首,未雨绸缪。但是就是这样一家业绩良好的企业,也不免受困于财务压力,我们从其招股说明书可以看出,截至2007年12月,建业地产总资产约为55.59亿元,总负债约达40.84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73.4%。且其流动负债(一般指一年内需偿还债务)占比较高,约达36.3亿元。银行贷款及借款约为13.8亿元。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3.99亿元。

 

这也是建业为何“贱价”上市,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根本原因。既然连建业这样的开发商都缺钱,那些各个方面都不如建业的开发商,其资金状况能好到哪去?建业缺钱还可以在股市上筹集,而且跟银行关系也错,中小开发商呢,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其结局如何似乎并不难猜。

 

开发商的冬天已然来临。但在为数不少的“二奶级”学者,所谓的房地产理论家、思想家、教父的摇唇鼓舌下,大多数开发商仍不肯相信房价理性回归的大趋势,仍然抱住“暴利”的思维不放,仍然在盲目地自信,死死地硬撑。

 

对普通老百姓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谎话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当他们自己把这些谎言当成事实,当成真理,也许才是最为可怕的。

 

只有让炒房者和开发商相继成为楼市“裸泳者”,才能使巨大的楼市泡泡得以破灭,才能使疯狂地投机行为得到遏制,才能使暴利的房地产市场走向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也才能使天底下千千万万的寒士们有实现安居美梦的可能。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