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根据地取得反围剿的胜利)
细读了引起巨大争议的网店新规,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一首元代无名氏写的散曲小令《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 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这位无名氏真是有一把好刀笔,竟然把数百载之前和数百载以后的竭泽而渔者的形象刻画得如此深刻和生动。
根据相关部门的资料显示:全国2亿网民中,仅仅有 20%的网民从事过网上购物的行为,其中网店数量不超过200万,去年B2C的总交易只有区区的43亿人民币。而根据中国社科院的研究,中国的网络零售还 处于起步阶段,只占零售业的1%,仅占电子商务的3%,而且处在每年以百分之百增长的培育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的网络零售比例是0.63%,美国的 是3.72%,韩国的高达7.65%
如果把中国传统的零售业比如成腰粗膀圆的壮小伙,那 么中国的网上电子商务则最多只算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娃娃。现在你对壮小伙和小娃娃一视同仁,那不是扼杀新生事件又是什么?如果说淘宝网、易趣网、拍拍网等是年轻人的创业者圣地和根据地,那么网店新规无疑是对创业根据地的一次大围剿。
网店新规看起来来冠冕堂皇、义正辞严,实际上是为网上电子商务这个小娃娃在试步的道路前面人为地设置了几道障碍:
第一道障碍是办工商执照的手续费。据悉,网店办照需 23元手续费及用于资质审核的500元。目前网上交易看起来蓬勃向上,但大多数是一些兼职的、试试看的、小打小闹的卖家,他们对此本来就不抱太大的希望, 一个月也赚不了几个铜板。这部分人虽然交易额不大,但他们人数却是十分庞大,而且本身既是卖家、同时也是买家,网上购物已经成为这部分人的生活方式,为网 上交易市场提供了旺盛的人气。现在要向他们收取523元,无疑会把这部分人吓得绝尘而去、再无踪影,让昔日熙熙攘攘的网购市场落得个冷冷清清。
第二道障碍是办网照所需的身份场所证明(房产证和居 委会或业主委员会出具的同意将住房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证明文件)。这个更要命!对那些有一定起色的网店来说,咬咬牙也就把523元交了。但要让他们弄来这 两个证明,几近于天方夜谭。大家都清楚,网店是无本创业的天堂,大多数没有经济实力又想有所作为的年轻人,会选择先在网上开店。在房价高企的北京等大城 市,拥有一套房产就意味着你拥有不菲的身价。而有购房实力的人可能会更多地选择开传统的铺面或开公司,开网店的年轻人更多的可能是租房者。现在,你要这些 租房者去恳求房东李大姐、左邻王大妈、右舍张大爷,说自己想做一个叫电子商务的东东,要他们签字为你做担保,结果几乎是可想而知的——他们警惕的目光不把 你撕割得体无完肤才怪哩!这也不能怪他们,凭什么你让他们为一个不知根知底的人和那些“乱七八糟”、闻所未闻的什么网上电子商务去担责任?
第三道障碍是随之而来的税收和其它费用。对于个体工商户,目前的固定纳税额是120元、商用电费每千瓦时为2元,这对于微利的网店经营者,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所有的费用,肯定最后也会转移到买家身上,这会大大削弱网店的价格优势。
其实,从网站新规的背后,你不得不佩服相关部门看事 件的前瞻性——他们已经看到了目前方兴未艾的网上电子商务在未来蓬勃发展的趋势,他们想未雨绸缪、抢占先机。并且,规范管理这个市场对长远发展毕竟是一件 有益的事件。但问题在于这些部门的管理思路、手段和时机的掌握还值得商榷。对于这些连路都不没走稳的小娃娃们,你不能在他前进的道路上设置障碍,而应该为 他们设置一些扶栏,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学会走路和奔跑。相关部门可以和这些网店先交个朋友,熟悉一下网上交易的特性和流程,可以为这些网站登记注册、建 立相关信息、建立诚信档案,甚至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信息,但千万别急着按传统思路去要求他们、急着去收费。为了一年才几个亿的蝇头小利,却去毁了一个 大有希望的新兴行业,简直是一种罪过。
民壮才能国富,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文·张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