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很轻。嫩黄的风老牛舐犊似的吹过,阳光晃动起来,湖草便微微地皱过去,荡起一些碎细的波纹,漫过牛儿的足。牛儿抬起头,看翠绿的波纹缓缓地过来,便有了一种暖融融的感觉,于是惬意而悠长地哞了一声。远处卧着的牛犊跪着前肢,侧耳聆听,将头高高昂起,也哞了一声,又懒懒地躺下了,眼睛似闭非闭,看着蓝天白云下一湖细波。渔人的小舟宛如一片飘落的枯叶,浮在水面。渔人在下网,一只手高高地悬着,另一只手象撒谷种一样将丝网投到水里,水面就出现了似是而非约隐约现的曲线。野鸭飞起来,像狂风卷起一大片灰尘,阵雨般地落在一片芦苇里。
河叉里流着白花花的水,渠浚的水其实是很清的,可以看见水底游动的鱼儿。渠浚是条分界线,那边是群强,这边是晓星。渠浚上横着一块青石板,上面站着一个穿白衬衣的少年,少年弯着腰,用手指着渠浚,说这里呢那里呢。于是飞出一道白色,在绿色的湖坪里活蹦乱跳。少年欢快地过去,鱼儿总是从手指间滑落。渠浚里又飞出一道白色,很生动地跳。两道白色此起彼伏。少年一急,便喊,瓦片瓦片,溜滑呢。渠浚里便探出一颗头,光头,青青的。光头摇了摇头,阳光就有些紊乱了,黑乎乎的手搭在渠浚边窜上来,不屑一顾地捉鱼,放进篓子,向水边走去。水边几只高脚白鹤抬头看着两个少年一前一后过来,拍了拍翅膀,欲飞,还是低下头去了。光头少年将篓子浸在水里,穿白衬衣的少年站在岸边,等。
光头少年走向自己的牛,把牛绳卸了,绾在牛角上。手拽着牛角,脚一抬,跃上牛背。穿白衬衣的站在牛一旁,看着空中飞动的漆黑的八哥。光头说,细妹子呢?光头站在牛背上向谷花洲眺望,一大片翠绿里细密地点缀着黄色的白色的碎花。几只扁篓鹅卵石般的随意地蹲在那里。几个扎着小辩儿的围在一起玩着丢石子的游戏。穿红褂子的女孩在踢毽子,这就是细妹子,毽子在脚上不停地跳动,她的手不停地甩着,蓝天白去绿草黄花晃动着。草地上的少年问,看见了么?牛背上的少年说,在疯呢。便将目光转向青洲矶。十几头牛散落在青青的湖坪,小伙伴们在那里斗牛呢。架着脚,膝盖努力向前,像坦克一样冲过去。几个小点的,趴在地上,伸直手臂,撅起屁股,头抵着头。牛肯定也是卸了绳的,边走边吃,时不时晃动尾巴。牛背牛屎一般漆黑的八哥昂着头,俨然骑手。它们不断地交换着坐骑。所以空中不停地飞动着黑色的弧线。
少年突然看见自家的狗从南竹山那边过来,少年便喊,大黄大黄,狗就停住了。歪着脑袋静静地看,狗原本是在专心于自己的事的,突然听到人唤,有些发懵。少年又喊,大黄大黄,狗就踩过几条田埂奔过来,一条尾巴摇得生龙活虎。光头少年滑下牛背,抱着狗的头,问,爹呢?爹扛着锄头走出家门时,狗总是前后地跳动,爹永远都不会寂寞的。爹从一丛茅草里站起来,正提着裤子。田坳里草皮翻着,在太阳下泛白。
穿白衬衣的坐下来,一副很失落的样子。少年的目光落在湖心,那里一道白一道蓝,白的像乡间的小路,蓝的像一叶宽阔的海带。但少年的整体感觉是父亲那条汗巾。迷魂阵的竹片有些暗红,几只长嘴鸟在那里盘旋。少年看着那几只长嘴鸟,想,城里怎么就没有这些鸟儿呢。
光头少年躺下来,双手枕头,一只脚搭在另一只脚上,脚心正对着河叉。光头少年看着天空,天上的云像禾场上晒的棉花,不时变幻着形状。少年说,那是只绵羊,白衣少年便仰着头看,什么也没看到。少年又说,那是细妹子家的母猪呢,还拖着一群崽。白衣少年的目光顺着光头少年的手指爬上去,感觉分明是自行车。少年说,母猪怎么会有轮子呢?光头少年说,自行车有尾巴?光头少年没见过自行车,但他相信自行车是不会长尾巴的。
自行车后面系着红飘带呢。
右派!光头少年说,什么是右派?
白衣少年不吱声,眉睫垂下来。光头少年说,右派就是反革命。
我爸不是反革命。
是,才下放来接受教育。
不是,这里是我爸的老家。
白衣少年气愤地站起来,少年撇过头正好看见陈寡妇停下来,用手臂擦着汗。南竹山扑扑飞出几只斑鸠。惊动了两只色彩斑斓的野鸡,也咯咯咯地飞起来。少年说,野鸡野鸡。光头少年爬起来,唤狗,狗早已冲过去了。少年跑了几步,就折回来,依旧躺着。
太阳落山了,落在湖心,比簸箕还大,浮在水面,一半浸没在水里。湖面立刻鲜红起来。渔人的小舟泊在水边,少年觉得只要撑着那条小船,就可以走进太阳里去。
大雁从很远的地方飞来,它们排着雁阵像一硕大的矢镞,从侧面射向太阳。雁们不时地叫着,在太阳的红辉里,充满孤独而失落的味道。白衣少年听着雁声,觉得无比空寂,也就坐下来,双手抱着膝,头歪在膝上。
光头少年嗯了一声,说,夜里我爹放台铳呢,你爸也会去的。在谷花洲钉了木桩,挖了坑,野鸭们精呢。
白衣少年在想心事。父亲戴着高帽游斗的情景总是在眼前晃来晃去。少年躲在门边看见父亲戴着地主刘文彩那样的高帽从门前走过。父亲胸前闪电般红着一片血痕。母亲过来,一双纤弱苍白的手覆盖了他的眼睛。少年闭着眼睛,一湖青草,一湖细波,留在眼外。
光头少年翻了身,用手撑着下巴,看着湖心。少年说,细妹子她娘会同爹圆房么?
白衣少年说,你娘呢?
没了,爹说那一年的水好大。
光头少年拔了一根草,衔在嘴里。少年说,细妹子家有洋糖吃,她娘会做鞋。爹每次打野鸭都会送几只过去的。
光头少年侧过身子,问,城里有什么?
有数不清的店铺和汽车,还有剧院,公园和大字报……。
光头少年眼里就有了许多憧憬。少年说,就这些?还有什么?这里也曾是城市呢,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湖心是很宽阔的街道,也有数不清的店铺,唱不完的大戏。
白衣少年睁开眼,说,骗人。
光头少年说,不骗你,我娘在世时给我讲过。有一个孝子背着瘫痪的娘去看戏。戏正热闹时,就地沉了。孝子背着娘跑一步,地就沉一步,直沉到南竹山。
整条街都没了?
街在水下呢,少年望着湖心,仿佛看见娘一身洁白地走在水下的街市。
白衣少年不说话了。田坳里,光头少年看见爹在给陈寡妇的草皮点火。爹从山上捡来枯树枝,趴在地上,鼓着嘴吹火。陈寡妇立在一旁,撩起衣襟擦汗,脸上荡漾着数不清的幸福。自家的几堆草皮袅袅的冒着青烟,那里烤红薯是再好不过了的,但红薯还没栽呢。
白衣少年说,那孝子呢?
大黄狗垂头丧气地从山坡上下来,羞赧地卧在少年的身边,很不好意思地将目光投向远方。光头少年走向牛,牛犊儿早在腿间。少年从牛角上取下绳子,拴好牛鼻子。少年站在牛背上,很响亮地吹了一声口哨。口哨声在湖面绕动着,久久不肯落下。小辫子们背了扁篓,缓缓地过来。青洲矶的娃仔早已上了牛背,牛悠长地哞了一声。这悠长的一声,便是这傍晚的骨架。声音落地时,夜幕就即将合拢。
细妹子过来了,一扁篓猪草在肩上压着,红色的衣领便斜到一边去。光头少年接过扁篓说,你娘在烧灰呢。细妹子喊了一声娘,就看见娘蹲在队长的身边,专注地看着一缕白烟升起。
牛们一个接一个地走向南竹山。牛背上大都坐着两个或三个娃仔。也有坐在牛头上的,双手握着牛角,像握着方向盘,一双小脚晃来晃去。南竹山的竹子有碗口粗,地上落满了竹叶和笋皮,厚厚的一层如棉絮。新生的竹很翠,也有笋儿笔直地指向天空。天暗下来,大人们荷锄而归。山鸟叽叽喳喳地疯着,像翻书一样,从这里到那里。
细妹子在牛背上,扁篓在她身后。扁篓的身后是光头少年。光头少年对白衣少年说,你上来。
不。白衣少年说。
右派。光头少年把鱼篓子递给白衣少年,说,这鱼要煎黄,放一点儿水就行了。白衣少年说,我又不做饭。
白衣少年背着鱼篓子在牛屁股后。鱼篓子里的鱼在跳动。大黄狗的眼睛不时敲打过来。
光头少年在牛背上说,晚上捉鳖去,狗一叫,鳖就缩头不动,大黄会掀翻它的。
是么。白衣少年说。
湖边几只白鹤飞起来,在湖面上转着圈儿。
河叉里流着白花花的水,渠浚的水其实是很清的,可以看见水底游动的鱼儿。渠浚是条分界线,那边是群强,这边是晓星。渠浚上横着一块青石板,上面站着一个穿白衬衣的少年,少年弯着腰,用手指着渠浚,说这里呢那里呢。于是飞出一道白色,在绿色的湖坪里活蹦乱跳。少年欢快地过去,鱼儿总是从手指间滑落。渠浚里又飞出一道白色,很生动地跳。两道白色此起彼伏。少年一急,便喊,瓦片瓦片,溜滑呢。渠浚里便探出一颗头,光头,青青的。光头摇了摇头,阳光就有些紊乱了,黑乎乎的手搭在渠浚边窜上来,不屑一顾地捉鱼,放进篓子,向水边走去。水边几只高脚白鹤抬头看着两个少年一前一后过来,拍了拍翅膀,欲飞,还是低下头去了。光头少年将篓子浸在水里,穿白衬衣的少年站在岸边,等。
光头少年走向自己的牛,把牛绳卸了,绾在牛角上。手拽着牛角,脚一抬,跃上牛背。穿白衬衣的站在牛一旁,看着空中飞动的漆黑的八哥。光头说,细妹子呢?光头站在牛背上向谷花洲眺望,一大片翠绿里细密地点缀着黄色的白色的碎花。几只扁篓鹅卵石般的随意地蹲在那里。几个扎着小辩儿的围在一起玩着丢石子的游戏。穿红褂子的女孩在踢毽子,这就是细妹子,毽子在脚上不停地跳动,她的手不停地甩着,蓝天白去绿草黄花晃动着。草地上的少年问,看见了么?牛背上的少年说,在疯呢。便将目光转向青洲矶。十几头牛散落在青青的湖坪,小伙伴们在那里斗牛呢。架着脚,膝盖努力向前,像坦克一样冲过去。几个小点的,趴在地上,伸直手臂,撅起屁股,头抵着头。牛肯定也是卸了绳的,边走边吃,时不时晃动尾巴。牛背牛屎一般漆黑的八哥昂着头,俨然骑手。它们不断地交换着坐骑。所以空中不停地飞动着黑色的弧线。
少年突然看见自家的狗从南竹山那边过来,少年便喊,大黄大黄,狗就停住了。歪着脑袋静静地看,狗原本是在专心于自己的事的,突然听到人唤,有些发懵。少年又喊,大黄大黄,狗就踩过几条田埂奔过来,一条尾巴摇得生龙活虎。光头少年滑下牛背,抱着狗的头,问,爹呢?爹扛着锄头走出家门时,狗总是前后地跳动,爹永远都不会寂寞的。爹从一丛茅草里站起来,正提着裤子。田坳里草皮翻着,在太阳下泛白。
穿白衬衣的坐下来,一副很失落的样子。少年的目光落在湖心,那里一道白一道蓝,白的像乡间的小路,蓝的像一叶宽阔的海带。但少年的整体感觉是父亲那条汗巾。迷魂阵的竹片有些暗红,几只长嘴鸟在那里盘旋。少年看着那几只长嘴鸟,想,城里怎么就没有这些鸟儿呢。
光头少年躺下来,双手枕头,一只脚搭在另一只脚上,脚心正对着河叉。光头少年看着天空,天上的云像禾场上晒的棉花,不时变幻着形状。少年说,那是只绵羊,白衣少年便仰着头看,什么也没看到。少年又说,那是细妹子家的母猪呢,还拖着一群崽。白衣少年的目光顺着光头少年的手指爬上去,感觉分明是自行车。少年说,母猪怎么会有轮子呢?光头少年说,自行车有尾巴?光头少年没见过自行车,但他相信自行车是不会长尾巴的。
自行车后面系着红飘带呢。
右派!光头少年说,什么是右派?
白衣少年不吱声,眉睫垂下来。光头少年说,右派就是反革命。
我爸不是反革命。
是,才下放来接受教育。
不是,这里是我爸的老家。
白衣少年气愤地站起来,少年撇过头正好看见陈寡妇停下来,用手臂擦着汗。南竹山扑扑飞出几只斑鸠。惊动了两只色彩斑斓的野鸡,也咯咯咯地飞起来。少年说,野鸡野鸡。光头少年爬起来,唤狗,狗早已冲过去了。少年跑了几步,就折回来,依旧躺着。
太阳落山了,落在湖心,比簸箕还大,浮在水面,一半浸没在水里。湖面立刻鲜红起来。渔人的小舟泊在水边,少年觉得只要撑着那条小船,就可以走进太阳里去。
大雁从很远的地方飞来,它们排着雁阵像一硕大的矢镞,从侧面射向太阳。雁们不时地叫着,在太阳的红辉里,充满孤独而失落的味道。白衣少年听着雁声,觉得无比空寂,也就坐下来,双手抱着膝,头歪在膝上。
光头少年嗯了一声,说,夜里我爹放台铳呢,你爸也会去的。在谷花洲钉了木桩,挖了坑,野鸭们精呢。
白衣少年在想心事。父亲戴着高帽游斗的情景总是在眼前晃来晃去。少年躲在门边看见父亲戴着地主刘文彩那样的高帽从门前走过。父亲胸前闪电般红着一片血痕。母亲过来,一双纤弱苍白的手覆盖了他的眼睛。少年闭着眼睛,一湖青草,一湖细波,留在眼外。
光头少年翻了身,用手撑着下巴,看着湖心。少年说,细妹子她娘会同爹圆房么?
白衣少年说,你娘呢?
没了,爹说那一年的水好大。
光头少年拔了一根草,衔在嘴里。少年说,细妹子家有洋糖吃,她娘会做鞋。爹每次打野鸭都会送几只过去的。
光头少年侧过身子,问,城里有什么?
有数不清的店铺和汽车,还有剧院,公园和大字报……。
光头少年眼里就有了许多憧憬。少年说,就这些?还有什么?这里也曾是城市呢,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湖心是很宽阔的街道,也有数不清的店铺,唱不完的大戏。
白衣少年睁开眼,说,骗人。
光头少年说,不骗你,我娘在世时给我讲过。有一个孝子背着瘫痪的娘去看戏。戏正热闹时,就地沉了。孝子背着娘跑一步,地就沉一步,直沉到南竹山。
整条街都没了?
街在水下呢,少年望着湖心,仿佛看见娘一身洁白地走在水下的街市。
白衣少年不说话了。田坳里,光头少年看见爹在给陈寡妇的草皮点火。爹从山上捡来枯树枝,趴在地上,鼓着嘴吹火。陈寡妇立在一旁,撩起衣襟擦汗,脸上荡漾着数不清的幸福。自家的几堆草皮袅袅的冒着青烟,那里烤红薯是再好不过了的,但红薯还没栽呢。
白衣少年说,那孝子呢?
大黄狗垂头丧气地从山坡上下来,羞赧地卧在少年的身边,很不好意思地将目光投向远方。光头少年走向牛,牛犊儿早在腿间。少年从牛角上取下绳子,拴好牛鼻子。少年站在牛背上,很响亮地吹了一声口哨。口哨声在湖面绕动着,久久不肯落下。小辫子们背了扁篓,缓缓地过来。青洲矶的娃仔早已上了牛背,牛悠长地哞了一声。这悠长的一声,便是这傍晚的骨架。声音落地时,夜幕就即将合拢。
细妹子过来了,一扁篓猪草在肩上压着,红色的衣领便斜到一边去。光头少年接过扁篓说,你娘在烧灰呢。细妹子喊了一声娘,就看见娘蹲在队长的身边,专注地看着一缕白烟升起。
牛们一个接一个地走向南竹山。牛背上大都坐着两个或三个娃仔。也有坐在牛头上的,双手握着牛角,像握着方向盘,一双小脚晃来晃去。南竹山的竹子有碗口粗,地上落满了竹叶和笋皮,厚厚的一层如棉絮。新生的竹很翠,也有笋儿笔直地指向天空。天暗下来,大人们荷锄而归。山鸟叽叽喳喳地疯着,像翻书一样,从这里到那里。
细妹子在牛背上,扁篓在她身后。扁篓的身后是光头少年。光头少年对白衣少年说,你上来。
不。白衣少年说。
右派。光头少年把鱼篓子递给白衣少年,说,这鱼要煎黄,放一点儿水就行了。白衣少年说,我又不做饭。
白衣少年背着鱼篓子在牛屁股后。鱼篓子里的鱼在跳动。大黄狗的眼睛不时敲打过来。
光头少年在牛背上说,晚上捉鳖去,狗一叫,鳖就缩头不动,大黄会掀翻它的。
是么。白衣少年说。
湖边几只白鹤飞起来,在湖面上转着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