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苗得雨
三鹿和中国乳业爆发毒奶粉事件后,媒体将矛头一致指向了添加有毒化工原料三聚氰胺的奶站。此次事件中,拘捕的多人也大多是奶站的管理人员和负责人。
奶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因为中国奶牛养殖户多为散养,因此需要一个连接乳制品厂和散养户之间的渠道,这个渠道就是奶站,但是这是由于这种奶站的出现,放大了有毒奶粉的出现机率。
其实中国在2003之前,牛奶需求并不旺盛,但是在此之后,随着公众逐渐的富足,生活条件的提高,乳制品才开始大范围的走上百姓的餐桌。奶价的上涨让许多农民开始饲养奶牛,但是中国农民在养殖奶牛方面缺乏响应的经验,导致了部分奶牛养殖户引进了错误的品种,并将奶牛当肉牛错误的喂养。如此以来,乳品的质量和产量自然会收到影响。
在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节目采访为三鹿提供牛奶的奶牛养殖户就可以看出其养殖不科学的现象。在节目中,当记者问一位养殖户平时给奶牛吃些什么的时候,养殖户回答说多为面饼和麦秸、玉米杆。这是典型的肉牛喂养方法,因为肉牛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纤维,因此象干草、玉米秸杆、苜蓿草都有高含量的纤维的植物对肉牛增加体重有非常良好的作用,但是对于奶牛而言,这些饲料则不可能提供很多的可利用蛋白质,而是否食用可利用蛋白食物则是牛奶中蛋白含量多少的关键因素。
目前国际上标准的奶牛饲料多为大豆豆饼,也就是榨油后剩余的豆粕,豆粕的消化蛋白质含量在90%左右,但是近年来粮食价格飞速上涨,导致豆粕的价格也有上涨,因此在部分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的农民都不会给奶牛喂食豆粕豆饼,而是使用价格相对便宜的麦秸、玉米杆和羽毛粉等混合添加饲料。不过虽然中国养殖户使用的羽毛粉蛋白质含量虽然高达86%,但是奶牛而言的可消化蛋白却仅仅只有25%,如此一来喂养出的奶牛所产的牛奶自然蛋白质含量会偏低。
而多年来奶厂的牛奶收购价格升幅很小,奶站为了赚取中间利润,将这些收购上来的蛋白质含量本来就偏低的牛奶又大量加水,这样出来的勾兑奶蛋白质自然更会降低到不合格的境地,此时添加尿素或者三聚氰胺改善氮气检查含量中氮气含量就成为了奶站惯用的手法,奶站在牛奶中勾兑的水份越多,需要添加的三聚氰胺也就越多。
三鹿、蒙牛这些大厂商并不会不知道这种现象的存在,但是由于为了保持牛奶的收购价格,因此这就成为了业内的潜规则。于是,在一场粮食涨价和黑心商人疯狂逐利的推动下的毒奶粉就这样被制造了出来,流入到了消费者的餐桌上,流到了无数还没有来得及看清这个世界的宝宝口中。
在古代,中国各行各业都有供奉祖师爷的习惯,如果干了丧尽天良的事情,人们都会害怕祖师爷降罪于自己,而今中国各行各业的祖师爷已经统一的化身为了财神,在这个大神的脚下叩拜的黑心商人们已经泯灭了自己的良心与道德底线,金钱此时商人们唯一追逐的目标,并成为了罪恶的源动力。此次毒奶粉事件中,受害的孩子大多数为家境不富裕的家庭,也有部分信赖本地三鹿奶粉的石家庄及河北市民。但是总的来说,那些富裕阶层家庭的孩子们幸运的喝上了进口奶粉,避免了受害。
北京奥运期间,中国官方媒体曾激动的宣称,在新时代诞生的孩子可以被称之为“鸟巢一代”,表示这一代孩子生活在幸福之中,生活在全球化中国开放的姿态之中,然而毒奶粉却让我们孩子又变成了“结石一代”,此时公众才发现,我们的“鸟巢一代”就如同在鸟巢中绽放的灿烂烟花一般,绚丽而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