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前进营地今天已是第三天,这里的天气基本上是上午晴天,下午阴天,晚上下雪,眼前的西峰有旗云。
昨天营地来了一位非常特殊的客人----六年前北大山鹰社攀登西夏邦玛峰队的队长张其星,他是北大生物系的,潘教授的学生。明年是北大山鹰社成立20周年,此次他和一位制片人,也是位登山爱好者一起到希峰要拍一个片子,也要为六年前遇难的五位山友树一个纪念碑。昨天下午我和华大的汪建老师参与了树碑选址工作,今天上午要运送一些装备到冰塔林,往返需时四小时,要把五个遇难山友的名字刻在玛尼堆上,我们登山配备的充气钻、发动机这些装备都派上了用场。记得六年前,我在德国,听到北大山鹰社山友攀登希夏邦马峰遇到山难的消息,心情非常沉重,在网上发了篇“北大山鹰精神永存”的帖子。今天能为他们做点事情,觉得很有意义。
我们整个队伍的精神状态很好,明天休整一天,后天就要准备打通前进营地到C1的路,将物资运送到C1。
《北大山鹰精神永存》
1952年,当新西兰新西兰羊蜂者希拉利同他的夏尔巴同伴登上珠峰顶峰,实现,即刻引起世界性(社会主义阵营除外)欢腾和英联邦一系列的盛大庆祝活动!因为,攀登成功终于完成了人类攀登世界最高峰的夙愿,体现着人类挑战极限的超越,体现了一种不满现状,超越人类自我的崇高精神!由于世界处于冷战,首次攀登由西方阵营国家来完成,也不可避免的赋予政治含义,也给当时刚登基的英女王伊莉沙白送了份厚礼!人类是由民族构成,是由哪个民族首登,还赋有民族自尊、民族精神。当时,报导希拉利是英国人,现在则明确是新西兰人(仍健在,被尊为国宝级人物)。有意思的是同希拉利一起登顶的夏尔巴人的身份引起争议,尼泊尔、印度同时宣称是他们国家的公民。民族精神、国家荣誉是和极限运动密不可分。十年之后,中国登山队的勇士首登珠峰北坡成功,全国欢腾!
现在登顶珠峰(南坡/北坡)已经达1,100人次,对于一些国家和民族,对于登顶活动已经只是一项极限运动而已,但对许多国家和民族却还不是。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居住在藏区的藏族登山水平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最高水平,其中有两名登山家已经完成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10座,并向余下的三座冲击!相比之下,占人口总数95%的汉族登山水平同其庞大的人口数量极不相称,仅有10人登顶珠峰记录,其中中国大陆部分5人,台湾地区5人。攀登雪山活动需要雄厚资金支持,所以在亚洲,登雪山活跃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就不奇怪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开展民间登雪山运动,已经是时候了。北大的一些学生参加登雪山活动,作为个人,当然是个人行为,但作为一个团体,它就不可避免的代表一种精神,作为北大学生,也就不可回避代表了北大的某种精神。问题不在代表不代表北大精神,而在于代表北大的什么精神?从某种角度,北大的精神主要体现在科学的治学态度和兼容并包的民主精神,山鹰社的登山活动更多体现了挑战自我,不畏艰难自然环境,强壮体魄,勇攀高峰的精神,这恰是传统北大精神所缺少的,更是中华民族所缺少的。北大山鹰社活动的社会意义不可能仅仅是个人行为。作为一个活动团体,此次山难使山鹰社受到重创,但山鹰社引领的攀登雪山活动和精神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信在可预见的五年内,将会有一批民间汉族登山家登顶珠穆朗玛峰。北大山鹰的英灵将伴随着他们!
希夏邦马登山日志四(电话录音整理)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