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写作文,估计这是每个家长都遇到过的头疼问题。我也曾为这个难题困惑过很久,并尝试过很多方法,例如让女儿坚持写日记、对女儿的习作进行逐句辅导等等,但收效甚微。而现在,女儿不仅能独立写出语句通顺、立意新颖的习作,还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能主动利用业余时间练习写作,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家长开启了她心中爱的窗户!
开启孩子心中爱的窗户,就是让孩子沐浴在爱的阳光下,教育孩子理解爱的意义、学习爱的美德,塑造孩子健康美丽的心灵,并引导孩子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心中的爱。那么如何开启孩子心中爱的窗户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家长要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待孩子既不粗暴也不溺爱,而是爱中有教,严中有爱。在真挚平等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会懂得宽容,会用一颗善良淳朴的心灵看世界,会用美好的文字来描述她眼中的世界。
这是女儿在习作《感动》中的一段文字:孩子,妈妈想对你说,无论你是否考到100分,无论你是否犯了不该犯的错,你在妈妈的眼里都是世界上最棒的小姑娘,你始终是那个最可爱的小天使!当妈妈把这段话读给我听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既感动又惭愧。感觉眼睛酸酸的涨涨的,最后感动的眼泪就流出来了。虽然我平时表现不好让妈妈不开心,可是妈妈还是原谅我,鼓励我,还说我是最棒的小姑娘,我感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就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再摘一段女儿在习作《徐老师给我的温暖》中的文字:有一次,我们小组值日。那天是阴天,有点冷。当我们扫完地后,回家时,我大妈妈还没有来接我。徐老师看到后,害怕我冷,正好她们办公室在开空调,便让我到办公室取暖。当时我多么感动呀,徐老师您真好!徐老师还为我做过这些事:教育我、给我擦伤口、给生病的我问候、鼓励我......
这两段文字真情流露,打动人心,就是因为女儿在浓厚的爱的氛围中成长,深刻地领悟到老师和家长对她的关爱,懂得了感恩。
其次,家长要塑造孩子美丽的心灵和丰富的情感,让孩子心中有爱,眼里有爱,这样写出的作文才具有感染力,不会言之无物。这点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指导孩子细致观察周围五彩缤纷的世界,留意身边事身边人,让孩子在爱与被爱中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二是让孩子多阅读课外书籍,提升孩子的审美情趣,汲取书中的营养,促进孩子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
这是女儿习作《春游》中的一段文字:梅花香气四溢,有的淡淡流入了我的心;有的浓浓扑鼻。我最喜欢绿萼了,它不仅千姿百态,而且香味使我不想离开。可是这种香味是暂时的,它飘入了你的鼻腔后,就慢慢地消失。走了一段路后,你看红色、白色、绿色的梅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多么像五彩缤纷的春雨滋润着大地。
这段文字生动形象,正是因为孩子由衷地感受到风景的秀丽,自然而然地写出了优美的词句。
女儿在习作《沱河》中写道:吃完螃蟹,我独自来欣赏沱湖。哎,可惜呀,美丽的沱湖被污染了,远远望去象一片绿色的草地。这句话尽管简单,但是很有力量,形象地描写了美丽的沱河已被污染,远远望去象一片绿色的草地,发出的感叹“哎,可惜呀”也很有意味,说明孩子懂得了环保的重要性,对环境的污染感到心痛。
最后,家长要留给孩子一定的空间,不要过多地干预孩子的写作,让孩子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情感,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段时间我按照我的意愿批改女儿的日记,并让她根据我的思路修改或者重写,导致女儿越来越厌恶写日记。后来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想了个办法及时弥补。女儿喜欢读童话书,我就劝导她,你那么喜欢童话,为什么不自己编故事呢,你把你编的故事积累起来就是一本童话书呀,妈妈会是你最忠实的读者呢!女儿果真创作了一个个小童话,虽然短小稚嫩,但可爱有趣,可以看出她丰富的想象力。现在女儿是越写积极性越高,经常会触景生情,说:“妈妈,我又想到一篇好的习作题目了,我觉得可以这么写......”
开启孩子心中爱的窗户,是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我相信,沐浴在爱的阳光下的孩子一定会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孩子一定会拥有美好的心灵,拥有美好心灵的孩子一定能写出好文章,而写出好文章的孩子一定会形成高尚的情操,正所谓心美文美情更美!
以上是我个人一些浅显的想法,请各位老师和家长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