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国家的食品安全让公众心有余悸,总担心什么时候又冒出来下一个“为害者”。
因为这样的事件接二连三。大米披上石蜡的外衣;火腿里裹进敌敌畏;咸鸭蛋、辣椒酱里参入苏丹红;火锅、冷冻虾米里加进福尔马林;银耳、蜜枣储存使用硫磺;木耳中居然出现硫酸铜的身影;今天,三鹿奶粉丑闻又让民众知道了三聚氰胺。
一种又一种“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一次又一次肆无忌惮的为害公众。民众不明白,为什么这些物质可以逍遥于监管者视野之外?
三鹿奶粉丑闻催生了食品安全的相关检测标准和相关法律条文,这些有可能对规范政府管理产生积极作用。
可民众以为,虽然制定实施相关法律很关键,但更关键的是政府监管部门要心系民众,把关系老百姓生命安全的事情当作事情。要密切关注食品安全中的蛛丝马迹,高度重视来自各方的相关信息,并能够主动采取措施,而不是等着一个个事情出来后才有所行动,更不能为了向上级交待而被动的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