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或者死亡,英特尔投资如何破解CVC魔咒?



独立或者死亡,英特尔投资如何破解CVC魔咒?
作者:户才和   来源:howvc.com
发表时间:2008年09月22日

        2008911日下午2点,英特尔投资亚太区总监张仲和好投网共同创始人户才和应搜狐IT邀请在搜狐纳斯达克演播室,就企业创业投资在中国创业投资产业发展历史上扮演的角色、英特尔投资的演变历程、投资策略及无线互联网带来的新机会等话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以下是访谈实录(经过英特尔投资确认):

 

 

 

英特尔投资投资总监张仲

 

    十年嬗变,中国投资环境堪比硅谷

 

户才和:企业创业投资(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简称:CVC)的使命,在全球投资界当中都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因为由于战略目标的存在,CVC想要保持平衡会很难。但是我们发现在中国,恰恰是因为战略目标的存在,CVC给中国创投行业带来了真正的萌动和最初的一些成功案例,例如2000年前后的IDG、软银、IBM、戴尔。你们英特尔投资大概是在1998年到中国来的,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你觉得十年间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我记得1998年当时你参与投资搜狐的时候,应该还没有加入英特尔投资,那时还是在英特尔上海实验室。

 

张仲:当时刚好过了低谷,然后到VC投资的热潮,又过了一个高潮到低谷的周期。从2000年到现在最明显的分别就是业界参与的人多了很多。十年前国内风投(编者注:当时对VC的一种习惯称呼,VC的准备说法应该是创业投资)行业开始的时候只有几家是比较活跃的投资者,剩下的都是一些其他零星的投资者。到现在,参与创投行业的有一百多家活跃的投资机构。

 

户才和:不止吧,统计的不一样,国家发改委做了一个统计,大概是300多家、400家的样子。

 

张仲:我说的是“活跃的”,有很多时候国内的投资者一般可能是一年做一两个项目。我说的是比较经常碰到的业界同行,如经常参与VC会议和活动的那些,从这个感觉上来看大概是一百多家比较活跃的,是很完美的一个增长。慢慢地创业的层面也开始成熟起来,以前的创业者对VC融资过程是绝对不了解的,现在通过十多年的培养,创业基本模式也多了,咨询公司也冒出来了,做中介服务。从退出的渠道来看也比以前活跃很多,以前只有一个途径,就是纳斯达克,很少的公司能够通过这个途径上市,现在有很多选择,有新加坡的、香港的,有伦敦的、欧洲的,都有了。所以整个行业成长了很多倍。

详见:http://www.howvc.com/Html/investment/elite/vctalk/58558640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