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面对“中国人像迷失的狗”一说吗?
《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在网络上早就沸沸扬扬,而“大陆中国人像迷失的狗”被拉出来作标题,总是会触怒许多人。但若看过全文,也习惯自我反思的,可能会跟我一样欣见有如此深刻的社会文化观察研究,也提醒我们如果静下心来回归老祖先大智慧,虚怀若谷地省觉我们今天生活中是否表现出“礼仪之邦”?是否领悟实践“天人合一”,而将环保视为基本公德,精神生活也充实淡定?否则再继续叫嚣、谩骂,恰好露了相,丝毫无助于中国人原本有的温良恭俭让啊!
先节录其中一段话: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敬的生活意义。中国人普遍不懂得如何为了个人和社会的福址去进行富有成效的生活。潜意识里,中国人视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这样一来,一个人就会对“保有面子”这样微不足道欲望感到满足。“面子”是中国人心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难以克服的障碍,阻碍中国人接受真理并尝试富有意义的生活。
多么一针见血啊!“死要面子活受罪”是我们自己都心知肚明的,但因为国人长期缺乏个人自主意识学习教育,总是被放在集体价值观里相互压迫,导致“为别人而活”成了伦理的必然,于是书为父母读,婚为父母结,孩子为父母生,继而就是委屈、牺牲,心理充满了被控制的矛盾,何来自信?这是从家庭文化延伸到婚姻、事业及社会观瞻皆然。最后,每个人为维持自身面子、尊严,面具一直戴到底,经不起别人看出一丝弱点,何况缺点?一旦被识破,自我防卫系统立马跳出来,先指责、否定别人,所以“狗急跳墙”的不理性反应可说触目可见,绝少有反躬自省,愿从修养自己开始做起的。
正因为缺乏反思能力,我们就很难从物质欲望觉醒到精神富足才最重要,再看这一段节录更是直指核心:中国人对于生活的平衡性和意义性并不感兴趣,相反他们更执迷于对物质的索取,这点上要远远胜于西方人。大多数中国人发现他们不懂得“精神灵性”,“自由信仰”以及“心智健康”这样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思想尚不能达到一个生命(补:即肉体和灵性的并存)存在的更高层次。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专注于动物本能对性和食物那点贪婪可怜的欲望上。
我在归纳“中国式乐活”为身体环保、心灵环保和生态环保的各项乐活行动中,可说已经很世俗化地把它们变成一种生活情趣,都发现关心的人寥寥无几,不是忙着挣钱成功,就是忙着吃喝玩乐,而西方人却已经气定神闲地享受着我们老祖先的智慧生活。反观自己,“累得跟狗一样”不是我们常常自嘲的话吗?
“中国人和狗不得进入”,是在那个我们夜郎自大于先的前朝积习里咎由自取的,导致洋枪洋炮一家伙冲进来,看到萎靡不振、形象猥琐的鸦片瘾者,而理直气壮地羞辱我们。时隔百年,扪心自问:我们的民族气质有哪些是可以为人典范的?(我在《可以这样乐活》一书里,早列了“气质100量表”)我们对参与国际社会的人文关怀行动在哪里?(细看过我在7年前就提出的“国际男士节”论点即明其理)
因此,反求诸己是我们摆脱“狗”阴影的唯一捷径,千万修养自己别再随便嚎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