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与就业
报载:“上海申花俱乐部的主教练吴金贵下课了,所有人都敢到很突然;因为在以成绩论英雄的足球行里,吴金贵带队的成绩并不差呀;自从朱骏接手足球后,不管是讨薪的球员还是精明的教练都被朱老板谈笑间玩弄于掌股;没人能占得他的半点便宜。在足球圈儿里曾经流传这么一句话,那就是再大牌的球员,签的再严密的合同;朱骏也能分分钟里面想出不下一百种方法让合同失效。也就是说老板认为你不满意,你就得滚蛋;这就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也就是现在我们中国人不得不面对的老板。”
我不熟悉中国足坛,更不精通足球,只是一个足球运动的旁观者,所以对吴金贵的技术层面没有兴趣。对“朱骏也能分分钟里面想出不下一百种方法让合同失效。”深有感悟。
在人类生存的方式中,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历来是政治的大难题。难在有关道德和分配的症结标准上。人要吃饭,还要享乐,谁掌控着这份财权都肩负起这个道德重任。傅立叶幻想着,天上下着白馍馍,人间你亲我爱不争夺,理想王国美丽又快乐。马克思在饥寒交迫中,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在这部巨著中,他阐明了剩余价值论,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个提出了由无产阶级政党控制“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从1867年至1990年,为夺权方式争吵了123年。由列宁第一个用“枪杆子里出政权”打响了“十月革命第一炮”,然后,红遍半边天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面包会有的”的许诺,是源于人类的科技设备,政冶家们在掌权之后才发现,设备和技术大有区别。生产力与分配方式之间横着一道深渊:竟争。天上不会下馍馍,金山银山再平均分配都会分光用光的。社会主义的草长不出面包。人的天性必须在竟争中才能创造财富。人的智慧是不平等的,平均分配会熄灭智慧之火!也就是说,人之初,本性懒!改造的方法就是竟争,实行“按劳付酬”。劳的标准,除了“效率”,还要“好”(利润),21世纪加上环保。
冷战的城堡,在这一思维和落后的生存方式的事实面前,轰然倒塌。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一个幽灵”还在徘徊,它的美丽的传说,永远是穷人的梦想,面包会有的,请把剩余价值分给我!
面包,是要种植资本主义的苗才能有。剩余价值是要商业竟争才会产生。竟争获胜要有智慧,而这智慧绝不是传授和接替就能奏效的,智慧在切身利益的交融中诞生,在竟争中成长,被少数人创造达到顶峰。这是生命的现像,生存的逻辑,人类永恒的课题。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都强调了生产的重要性,竟争促进生产的必然性和分配不平等的生存环境。
富人注重创造,穷人关心分配。穷的根源是思维的本未倒置。
智者把资本作为一个发展的平台。穷人把资本当作一个醉生梦死的梦想。政客把资本作为独霸的宠物,权力剥削才是社会的毒疮!
结论:智者有了资本会创造就业岗位。穷人有了资本会促进社会消费。政客有了资本,权力更加腐败。谁是智者,商业竟争。竟争的实质是基于人的切身利益的斗智,所以,私企胜民营,民营胜国企。
朱骏是民营老板炒了吴金贵,所以申花成绩不错。如果,私企老板炒了朱骏,用不了多久,中国男足会打进世界杯!
人才就是资本主义造就的。试看天下男足,四强之中那一队是姓“公”?推而广之,无烟工业更是如此,中国的文化娱乐产业领军弱智脑残者居多,华人境外获诺奖比比皆是,境内就默默无闻了。中国“政治太多,经济太少”,埋没人才,损失就业岗位,原因是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