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难道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核心意识?


  

                                                "利", 难道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核心意识?

  人类的意识,具有多层次. 生命个体是一个层次, 集体是一个层次, 社会是一个层次, 人类整体又是一个层次. 各个层次所具有的生存意识之核心,是不同的.

  居高层者,其思其想,就要摆脱个体意识的核心,要从多层次的整体去思维.所以居高层者,就要尽可能地摒弃个体主观意识.社会意识的核心,应是"义".人类意识的核心,自然也是"义".集体这个层次,意识的核心,应是相对的"公平".

    吸引并导致人类聚集的,只是一个"利".不管是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司马迁揭示了人类聚集的动力本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是人类个体主导意识的一个核心概念."利",既是人类个体意识的诱饵.也是人类个体意识的目的地.俗话说,手里没把米,鸡都唤不来的.男人女人,也如同鸡一样,没有"米",也是吸引不来的.

  "名",是间接的利."名",是远大于"利"的一种利."名",实际上也是利.

  "利",难道是个人生存的一个核心意识?即便是的话,这也仅仅是个体意识的核心."利",绝对不能成为集体,社会,人类整体,即人类思维的核心.

  个体意识,是人的自然性即动物本能为基础的感性意识.而人类思维,应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的理性意识.感性意识,局限性太大.

  君子谋其义,小人谋其利.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政",就应该是社会性的理性意识,就应是义.当位,就应谋义.什么是义?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人类理益矣.

   企业兴隆,就是这家企业使众多的人有利可图,并感到明天有更高的利可图.里里外外众多的人,都会自觉地围绕着企业忙活.众人拾柴火焰高.企业衰落,就是这家企业使众多的人得利微薄,并感到明天可能就无利可图.里里外外众多的人,都会纷纷离去,树未倒,猢狲就已散. 单位团体一个组织都是如此 .所以,在单位团体社会领导地位的君子们,就应谋义,而不是谋利.谋利的领导人,就是将自己放到普通老百姓的位置上,自降层次,下溅能不跌栽跟头吗?

  众人拾柴火焰高. 聚众, 就要有吸引人的诱饵.就要有足够的"利"给他人.否则, 是聚不了众的. 井底少水要坍塌,大树无荫近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