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jingting.org/read.php?tid=2724
看完敬亭论坛[url]http://www.jingting.org/[/url]网友喜欢经济转帖的《财政部副部长称正研究是否提高个税起征点》一文,颇有感慨。
国家为了刺激内需,采取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办法,以期拉动消费。个人认为,此法效果不佳。首先,既使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了吃饭问题,可是他们还要防备孩子上学、看病等一系列问题。其次,低收入人群节俭习惯了,想拉动他们消费非常困难。再次,帮助提高的收入也很有限,因此不可能指望他们消费电器等高附加值产品。因此,拉动消费的中坚力量就落在了中产阶级身上。如果提高中产阶级收入,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则有可能提高有效需求。提高个税起征点不失为良方。
20世纪80年代,中国确立800元个税起征点的时候,居民收入很低,往往月收入只有几十块,很多人一年的总收入都达不到个税起征点。在那时能交个税,很光荣的。现如今,居民收入已经有大幅增长,绝大多数居民月收入超过2000元。如此同时,物价也同步抬高。用发展的眼光看, 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明显太低。征个税的初衷是调整收入分配,主要是针对极少数高收入人群的,现在绝大多数居民都要交个税,就说明个税起征点过低。
部分官员所谓的提高个税起征点不利于培养公民纳税人意识的说法,更是荒谬。作为居民,我们的任何消费行为,都是在纳税,在为国家做贡献,只是作为居民的弱势群体不知道罢了。例如,我们买电器,商场开发票,要向国家交税,事实上就是商场在代我们向国家交税;就算我们买袋盐这样小的事,商场也要向国家交税,这也是商场在代我们向国家交税。
要说公民的纳税人意识不足,只能怪相关部门的宣传工作未做到位,未将公民的纳税行为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怎么能反过来怪公民呢?